時間來到十一月八日,從一大早起,院子裡就熱鬧開來,鄰居們見到德成紛紛給他道喜。

德成給大家深深鞠了一躬,“各位街坊鄰居,今天是我的大日子,有勞大家夥兒了,我在這裡先給大家道個謝。”

楊明貴擺擺手,“餘老師,你就別跟我們客氣了。你這婚事是大家搬來後的第一樁喜事,值得好好置辦。你放心,今天我們大家都會盡力的,大家說是不是?”

眾人都鬨笑著喊道:“是!”

院兒裡的人在楊明貴的安排下都分了工,大部分男的在院中擺放桌子、凳子,不夠的還得到隔壁院兒去借。剩下的由任重遠帶著去大門口貼大紅喜字。女人們都去廚房幫忙,所有的灶臺都開了火,開始整治德成這兩天買好的食材。又留了兩個年輕媳婦兒幫忙收拾新房。

不一會兒功夫,院子裡就擺好了十幾張有圓有方的桌子,桌子上擺好了瓜子、花生、糖果。

靠牆角也放了一張條桌,上面擺著各家借出的茶杯和裝滿開水的暖水瓶,就等客人來了泡茶。

楊明貴對德成說:“餘老師,你該去接新媳婦了,這裡有我負責接待客人,你放心去吧,時候不早了。”

德成謝過楊明貴,穿著一身嶄新的藏青色中山裝和小封匆匆出門。冬日的大街上,清晨的街上行人很少,德成和小封快步走在大街上,額頭冒出密密的汗珠。

快到公安局門口,遠遠就看見有一群人圍站在路邊。曾明抬頭看見德成,忙向他招手,德成和小封趕緊跑了過去。

曾明總共借到了十來輛腳踏車,整整齊齊地停在馬路邊上,車龍頭上都用紅綢布紮了一朵大紅花。德成望了望四周,林沖、韓老六帶著幾個熟悉的同事早就在這裡等著了。人群中有一個並不是德成他們車行的,但這人德成認識,是曾明的同事,叫李德生。

德成感激地握了握李德生的手,“謝謝啊,麻煩你了。”

李德生笑了笑。“我就是個湊數的,曾隊長說人不夠,讓我跟著跑一趟。”

曾明抬腕看了下手錶,“德成,準備出發,時間不早了。”

一群人騎上車浩浩蕩蕩地往新南門方向去了。

玉梅坐在小蘭家的屋子裡,小蘭家還住在棚戶區,不過條件比以前稍好了些,多了一間房,屋裡還裝了窗戶,亮堂了不少。據說政府不久後要把這片棚戶區拆除,居民搬到別處安置。這片棚戶區是個老大難問題,都是些亂搭亂建的木棚或竹棚,極易著火,每年都要引發好幾起火災事故。另外就是夏天遇到雨季,低窪地帶也容易積水造成房屋的倒塌。所以政府也是痛下決心要改變棚戶區現狀。

至於為什麼玉梅會在小蘭家等著迎親的隊伍。確實不可能去庵裡接親,那豈不是整成笑話了。玉梅和姐姐商量一番,決定把接親的地點放在小蘭家。孟奶奶倒是極為情願,順勢提出讓玉梅做她的幹孫女,玉梅也覺得這是件好事,給孟奶奶磕頭後改了口叫奶奶。

玉梅此刻心裡很激動,坐在屋裡,緊握的雙手微微有些顫抖。今天自己就要嫁人了,就要和心愛的人擁有自己的家了。她憧憬著自己未來的幸福生活,這能不讓她激動嗎?

孟奶奶從懷裡取出一副鴛鴦戲水的刺繡,拿在眼前看了一會,遞到玉梅的手中,“這是我年輕時剛結婚時繡的,陪我這麼多年了,再苦的時候都沒捨得賣,今天你結婚,就送給你了。”

玉梅忙推說;“奶奶,這麼珍貴的東西我怎麼能要呢,您收好了,將來留給小蘭。”

孟奶奶張著缺牙的嘴笑了,“我不能讓你白叫一聲奶奶,這是我給你的陪嫁。小蘭的我自然給她備著呢,不用你操心。拿著,這是奶奶的一份心意。”

玉梅突然有些感動,想起了從未見面的媽媽,眼角有些潤溼。她拿了刺繡,抱著孟奶奶喊了一聲;“奶奶!”突然間淚如雨下,哭了出來。孟奶奶拍著她的背安慰道:“別哭了,今天是你的大喜日子,應該高興啊。”說著,說著,孟奶奶聲音也有些哽咽了。

“來了!來了!”一直在街口望風的小蘭飛奔而來,“玉梅姐,餘大哥他們到了。”玉梅趕緊坐下來,用手帕仔細擦乾眼淚,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著。

跟著小蘭進來的德成衝孟奶奶鞠了一躬,“奶奶,我把玉梅接走了。”

孟奶奶含著眼淚揮揮手,“走吧,以後好好對玉梅,你要是對不起玉梅,奶奶可饒不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