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鄉,鄉中學。

作為一名初中代課老師,賀雲的壓力其實並不大。

不過,為了每天有更多的時間自我充電、學習,賀雲基本上每天都待在學校,所以,對於外面所發生的事情,瞭解的要晚得多。

這不,全國相關報紙上都“鬧翻天”了,賀雲才偶然從湘省日報上得知了這個訊息。

事實上,作為一家省級日報,按理說湘省日報並不會報道類似的新聞。

然而,整個八十年代,都處於改革開放初期,不僅僅是個人、單位、甚至整個國家都在摸索中前行。

因此,各地的大型報社,都會對這種“改革爭論”格外關注,見報自然也就不意外了。

當然,雖然這事見報了,但報紙上肯定不會刊登賀雲的真實姓名,而是以賀雲的筆名“北冥”代替了。

其他人或許不知道“北冥”是誰,可賀雲知道呀!

甚至三水鄉中學的老師與學生都知道!

學生們還好,他們看不到報紙,但老師們就不同了!

他們看到報紙上所報道的事情後,也不禁紛紛義憤填膺起來。

尤其是趙校長!

一臉的不高興!

在他看來,這些人簡直就是胡攪蠻纏!不知所謂!

他恨不得這會衝到對方面前,扇對方兩巴掌!

“狗屁!啥挖社會主義牆角!啥資本主義尾巴!他們盡瞎扯,現在中央都大力推進改革開放,他們還揪著那些老思想不放!這咋能算是挖社會主義牆角了!難道寫得好,大家喜歡還有錯嗎?”

校長辦公室內,此時的趙校長拍著桌子破口大罵著,而在他面前,此刻,賀雲卻是一臉平靜,他似乎對此根本就不在意。

其實,他還真就不怎麼在意!

先別論這樣的大討論,對他有沒有什麼影響,就算是有影響,他也不怕!

原因很簡單!

人家罵的是“北冥”,關他賀云何事!

好吧!

賀雲其實早就做好了被罵的心理準備!

不就是被人拿來爭論嗎!

讓他們爭論去!

反正又不能掉他一塊肉!

再說,他相信肯定會有權威的媒體對他予以肯定的!

事實卻也正如賀雲所料,這不,第二天,國家某某權威報紙就在一處不起眼的位置,發表了一則簡短的社評。

大概的意思如下:國家改革開放以來,不管是經濟還是社會都取得了顯著的成績,文化作品是人民大眾的精神食糧,只要能夠滿足人民大眾的精神需求,體現正確的價值觀,是姓“資”還是姓“社”,大可無妨,暫且先放一放,過個兩三年再來看,錯了可以予以改正嘛!又不晚!

這則社評一出,自然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畢竟那可是權威報紙,能夠得到他們的肯定,自然也體現了國家對於文化發展的態度!

正如某位偉人所言,改革既要謹慎,也要膽大,要改革開放,就不要抱著舊思想看待新事物,社會在發展,就要學會換位思考。

儘管這則社評並未點名道姓,但它發表的時間正好處在這場爭論期間,所以,不少人一看就明白,這是國家對於這場爭論以及所輻射的眾多類似問題,所做出的肯定回答。

這下,那些“鬧騰”的人再也不說話了,而堅定的改革派卻是一片歡呼。

而到了第二天,在湘省日報上看到轉載這則社評的趙校長,更是大呼中央“英明神武”。

這不,他當即就決定,把賀雲叫到自己的辦公室,好好誇讚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