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案劇的本身有著懸疑的特點,若是不發揮出來,自然算不得探案劇。

因而,在有限的電視劇章節當中,必須要有懸疑的衝突。

這才是整部劇的靈魂所在。

的確,不是一部劇有探案元素就可以叫做懸疑劇的,這不僅需要縝密的邏輯推理,加上持續的衝突,以及明線或者暗線來作為主線以此推動劇情的發展。

可以說,這需要編劇們強有力的文字渲染力以及導演現場的良好發揮。

當然更多的是離不開全員演技的超常發揮以及各工作人員的鼎力配合。這才是一部劇能否成為經典的最好條件。

事實上,對於這些,幾乎所有從事影視行業的人都是知道的,可是許多人或者說許多公司沒有辦法做到,這其中的原因何在呢?很簡單,就一個字“錢”。

錢到位了,一切都好說,如果沒錢,那就另當別論了。

當然,話又說回來了,如果放到後世,資本就意味著錢,可是有時候,錢到位了,並不一定代表就能把戲給拍好了,這其中的許多道道,都是需要好好琢磨了。

不過那些都扯遠了,還是說回現在,經過數輪,好幾個小時的討論之後,劇本仍舊沒有最終定下來,沒有辦法,央視的領導就只能宣佈,三日之後,再另行討論。

於是,當會議宣佈結束之後,央視的其中一位領導把賀雲幾人留了下來,目的自然是為了一個,那就是商議劇本該如何修改。

要知道這次之所以討論了數輪都沒有被透過,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但其中最大也是最根本的一個原因,還是因為集數的問題,不少人都反映,三十五集還是太少了,至少也需要做到四十二集。

可是作為一部探案劇,賀雲幾人在創作之初,就已經是抱著儘量不注水的心態來創作的,如果現在要貿然增加集數,那勢必會影響到整個劇本的創作與定型。

因而,對於這個問題,不管是央視領導,還是賀雲等人都很慎重。可是這集數的選擇,也不是央視單方面就能定下來的,因為出品方可不僅僅只有央視與雲逸影視這兩家,其實還有好幾家出品方,雖然央視可以一錘定音,但也不能將其他出品方的聲音全部壓下來。

再說,四十二集對於央視的電視劇來說,其實並不算很多集數的一部電視劇。何況,這部劇的投資有這麼大,領導也足夠的重視,多增加幾集也不是不可。

可問題是,這不僅僅是增加幾集,或者注水的問題,還是那句話,注水就會影響到整個劇本的創作與定型,是很難下決心的。

畢竟不管是賀雲還是錢林申二人,都是不想增加集數的,因為這與他們創作的理念是背道而馳的。

怎麼辦?這一刻,三人的腦海當中皆都冒出了這樣三個字。的確,此時此刻,三人都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了,現在他們是左右為難,一方面他們不想違背自己的創作準則,但另外一方面卻又是其他出品方的壓力,而這會,央視的領導也陷入了沉默與猶豫當中,這不禁讓三人皆都看向了此時面前央視的領導。

“咳咳.三位,我知道你們三個都很為難,說實話,我現在也很為難,其實關於集數這事,我們央視內部也就此開了一個會議,當時在會上,就這事,其實也是有爭議的,並不是沒有任何的爭議,一部分認為四十集以上更為合適,可是另外一部分人卻並不認同。這其中原因,有許多”央視的這位領導一邊給三人解釋,一邊就這個問題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而他的想法也十分明確,他個人是反對增加集數的,在他看來,這完全是沒有必要的。

但是,這事怎麼說了,他也只是個人看法,所以他在掃視了二人一眼後,隨即道:“不如這樣吧,你們先試著改一改,如果實在不行,那我就跟其他幾位領導商量一下,然後在三天之後的會上提出這個問題。”

此時此刻,這位領導的話一出,賀雲三人不由得對視了一眼,眼神之中透露著一絲猶豫。

可是如果他們現在不答應,那必定是不給這位領導面子,所以考慮到其他因素的存在,因而三人在對視了一眼之後,立刻點了點頭,算是勉強答應了下來。

並且,就在這個時候,賀雲還補充說了一句道:“秦主任,您看這樣成嗎?我們先在您這邊商量一下,然後當場給你答覆如何?”賀雲之所以現場答覆,主要也是考慮到只有三天時間,時間比較緊張。

再加上,他這幾天確實還有其他事情要處理,因而,他準備當場就把大概的改動方向確定下來,而這時候,錢林申二人也不由跟著點了點頭。

如此一來,當眼前的這位央視領導同意之後,賀雲也立馬跟錢林申與廉生二人迅速商議了起來。從三十五集改到四十二集,也就是說需要增加七集,這難度確實有點大,三人商議來商議去,卻是依舊沒有任何頭緒,要知道,就算是要注水,那也得找技巧,不能什麼地方都去注水,必須得使得劇情合理化,而不是強行去注水,那樣的話,連貫性上就會顯得更為僵硬一些。

“錢編劇,你看這樣可不可以,咱們也別見縫插針了,這樣根本增加不了多少集數,我看頂多也就增加一兩集的時長,如此我們不如換一個思路,直接增加一個探案的故事,咱們這是單元劇,只要咱們再增加一個案子,這樣就完全可以達到要求了。”

“再增加一個案子?可是咱們在創作之初,就把這條主線給定了下來,不管是明線或是暗線,也都梳理了一遍,哪還有可以插入的案子呀?再說了,這幾個案子都是有一條暗線的,如果再插入一個,那豈不是畫蛇添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