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賀雲來說,許多計劃也將鋪開,比如成立一家“文化產業運作”公司。

當然,他可不是要放棄作家的身份而去“下海”,成為一名商人。

他只是想成立一家相關公司,用來運作他所創作出的所有作品。

畢竟酒香也怕巷子深,作為後世人,他深知資本運作的重要性。

要知道,未來可是資本的時代,不僅國外資本將大量湧入國內,國內的資本也將大量出現。

而文化領域這塊巨大的蛋糕,將會是國內國外資本爭相掠奪的主要方向之一。

這其中就包括了各種文學作品的改編、周邊開發等等。

用後世比較通俗的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IP價值”。

作為一名當下著名的作家,他的作品肯定會成為一塊“肥肉”,如果對其不管不顧,將來別說給自己帶來經濟效益了,只怕會給自己引來眾多不必要的爭端與麻煩。

而且,最重要的是,隨著經濟的騰飛,國外資本的湧入,不可避免的帶來了各種西方文化。

這些西方文化有精華,但更多的是各種糟粕。

它們不斷沖刷甚至改變著國人的思想觀、價值觀。

讓許多國人漸漸形成了這樣一個個觀念,國外的都是好的,都是優秀的。

尤其是隨著好萊塢電影的輸入,不但讓國產電影開啟了近二十年的衰落期,還讓部分國人開始崇洋媚外起來。

這其中原因,除了文化上的不自信外,還因為在這段時期,確實沒有多少影響世界的作品問世,無法抗衡外來的各種文化所帶來的衝擊。

如果在這段時期內,國內有一股能像“韓流”、“日流”的文化席捲全世界,或許也將不至於像後世那般,沒有多少文化自信心了。

…………

成立公司的事情暫且不急,他現在最需要的是儘快把自己的事情處理。

比如讀博。

這事得儘快和劉教授通通氣,諮詢一番。

還有對自己作品的整理,這項工作,雖然他已經全部錄入電腦了,但是該如何運作才是最為關鍵的。

尤其是他所創作的科幻,若是能夠將其一一搬上熒幕,這對於他的科幻來說,將會是一個巨大的提升。

當然,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可就難多了。

要想把自己的科幻拍成電影,這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即使是後世,國內的科幻電影也少有叫好又叫座的。

除了劉大佬的《流浪地球》,大陸幾乎沒有一部科幻電影能夠撐得住門面。

而且,要想拍科幻電影,特效就是一大難以翻越的“喜馬拉雅山”。

再加上人工等各種成本,拍攝科幻電影就更困難了。

所以,近十年內,賀雲是不會考慮把自己的科幻拍成電影的。

不過,動漫,或者說動畫片就不同了。

首先,九十年代,對於國漫來說,是一個發展的黃金時期,國家相關領導人更是明確表態,支援國產動畫片的發展,也就此開啟了近二十年的國產動畫扶持之路。

也正是有了國家的扶持,才讓國產動畫在這期間,湧現了一大批優秀的國產動畫,比如九十年代早期的《自古英雄出少年》、《小糊塗仙》,到後來的央視版《西遊記》、《哪吒傳奇》、《小鯉魚歷險記》、《小虎還鄉》,武俠動畫《虹貓藍兔七俠傳》系列,再到後來的《秦時明月》系列、《大聖傳》。

可見在政策上,國家是大力扶持的。

而除了政策的扶持外,科幻動畫片在國內相對而言,是極少的。

反倒是科普動畫片比較多,其中最出名的當屬九十年代末的《藍貓淘氣三千問》系列了。

至於國外,也同樣如此。

這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主要還是因為孩子們很難看懂科幻動畫片,而且,國內的科幻作品也少有知名之作。

自己如果能夠藉此開闢科幻動畫片時代,不僅將大大促進國產動畫片的發展,甚至還能借此打入國際市場。

至於科幻動畫電影,雖然那是未來一個非常重要的發展方向,可就目前而言,電腦三維技術上的不成熟,依舊是制約其發展的一個很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