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汪全民叫汪德全,據說祖上是上三旗的,雖然不知道真假,但是在這皇城腳下,卻是一直過得很不如意,即使到了八十年代,他們汪家也是窮得叮噹響,直到八十年代末,汪德全的兒子從部隊退役之後,回到了家中,因為他是汽車兵,在部隊懂得修理汽車,所以就跟汪德全商量,打算開個汽車修理店。

雖然這需要一大筆錢作為啟動資金,但是汪德全經過左思右想,仔細斟酌之後,覺得再也不能這般窮下去了。

於是他找了所有的親戚借了一圈,但最終也只借到了三百塊錢,離他們開店所需的三千塊錢還差一大截,即使加上家裡僅存的三百塊錢,也還尚需兩千四百塊錢。

沒地方可借的他,一咬牙,直接把自己僅有的一間房給抵押給了銀行,貸了兩千四百塊錢,這才把這個修理店開了起來。

也許是他和兒子經營得好,也許是趕上了封口上,總之經過十多年的經營之後,這修理店早已經走上了正軌,每天能夠賺個一兩百塊錢,一年到頭,幾萬塊還是能夠賺到的。

雖然這日子沒法跟那些大老闆相比,可是汪德全卻很知足,他現在除了偶爾管管修理店的器材進購以外,其他的全都交給了兒子汪建國在管著,而修理店如今也有了四個修理工,其中有兩個是學徒,兩個是修理師父。

(以下重複)

賀雲鄭重的點了點頭,十分肯定的回答了老村長。

老村長見賀雲不像是開玩笑,沉默了一會,再次說道:“好吧,就這麼辦吧,不過,這錢只能算你入的股,村上不能讓你一個人來貼這個錢!”

“行!那就依村長您說的辦!”賀雲聽到這話,頓時笑了笑,再次點了點頭,立刻答應了下來。

其實這個結果不管是對於村委會,還是對於賀雲個人,都是雙贏的,村委會解決了錢的問題,賀雲也不是完全沒有收益。

雖然這點收益或許會少的可憐,但至少這也算是一筆“投資”不是。

..........

此事定下之後,賀雲便沒有再去管了,畢竟這是人家村長的事情,他又不是村幹部,不可能事事去親歷親為。

再說,他也沒有那麼多時間去管這些事情。

每天,他不是忙著看史料,就是忙著給賀小蓮補習功課,哪有時間?

就這樣,一晃三天過去了。

這天,賀雲從老爸賀冬雷那得知了一個好訊息,通電的事情已經被提上日程了。

老村長不僅湊齊了通電所需的錢,甚至還打算把碾米坊給建起來。

對於其中的原因,賀雲並未去深究,他該做的都已經做了,接下來就得看老村長的了,他還是寫他的吧,畢竟紙上談兵終究只是紙上談兵。

...........

最近,《人民文學》與《科幻文藝》這兩本雜誌上刊登的同一篇科幻火了。

而火爆的原因正是因為這篇科幻其中的內容。

李曉波是錦官城第一中學的一名中學生,他最大的愛好就是喜歡看《奧秘》《科幻文藝》這類科普類書籍。

為此,他幾乎每個月都會節省幾塊錢零花錢,用來購買一本《奧秘》或者《科幻文藝》。

好在,他爸是廠裡的工程師,他媽也是老師,家裡屬於工薪階層,所以,這點零花錢他每月都能湊齊。

這天,他如往常一樣來到新華書店。

“你好,請問最新一期的《科幻文藝》有了嗎?”李曉波來到前臺,詢問了一下工作人員道。

“已經有了,你去左邊看看吧,就在最顯眼的位置!”工作人員點了點頭,回答道。

李曉波一聽這話,頓時咧嘴一笑,很是高興,他連忙來到了左邊書架,果然,他在最顯眼的位置,看到了好幾個人正蹲在那,他們手中還都拿著一本雜誌,正看得津津有味。

於是,他立馬走上前去,看了看書架,發現書架上正好還有一本《科幻文藝》雜誌。

他當即將其拿到了手中,隨手翻了翻,又習慣性的看了看目錄與封面。

突然,目錄當中一篇名為《未來之夢》的科幻吸引了他。

他看著封面與扉頁的插圖,以及底下的重點介紹,好奇心瞬間就被勾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