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新年的鐘聲隨之敲響,賀雲不僅感慨萬千。

進入1996年了!

自己又老了一歲,離二十一世紀又更近了一年。

如果說二十一世紀是網路資訊時代,那離網路時代又近了一步。

而到如今為止,自己曾經的夢想與目標大多都已經實現了,或許唯一沒有實現的就只剩下那過最終的目標,成為一代文豪了。

然而此時此刻,賀雲卻滿臉苦笑,他猛然發現,自己當初定下的目標似乎有點太異想天開了。

一代文豪,說得輕鬆,但真正做起來,卻很困難,甚至毫無希望。

要知道到如今,他已經算是國內十分出名的青年作家了,而在國際上,他也算是有名的科幻作家。

可離文豪還差得遠了。

甚至他自己都覺得,自己這一輩子可能都無法達到那樣的高度。

不過,他並沒有放棄這個看似不可攀登的夢想與目標。

這是他畢生的追求,他是永遠都不會放棄的。

感慨萬千之後的他,最終還是決定繼續朝著這個目標進發,他準備在到來的1996年重新定一個短期的目標。

這一次,他打算在科幻道路上繼續擴寬自己的創作領域,並且將重點創作一部現實主義文學體裁的作品。

而且這部作品將會展現咱們國家這些年的發展歷程以及社會的迅速發展。

至於故事的主角嘛,並不會太高大上,而是會選擇一位最最普通的打工人,展現他從農村到城市,再到城市定居的艱苦歷程。

當然,這只是賀雲的一個大致設想而已,具體怎麼創作,他還在初步醞釀之中。

事實上,這部作品不僅將會是賀雲花費時間最長,字數最長的一部作品,而且他還打算將其推向國際。

甚至是衝擊諾貝爾文學獎的一部作品。

這不是賀雲在“吹牛”,而是他打算朝著這個目標進發。

雖然諾貝爾文學獎並不能用來衡量是不是一代文豪,但是不得不說,這個文學獎在國際上的地位有多高。

要知道在國內,也就少數幾位老牌作家有作品入圍了諾貝爾文學獎,可最終都因為各種原因,沒有斬獲。

而後世唯一斬獲諾貝爾文學獎的人,就只有賀雲當下的好友“老莫”同志了。

儘管這次獲獎,還是有些爭議,但是卻也足以說明,這項文學大獎在國內的名聲有多大。

...........

年一過,賀雲一家人便開啟了走親戚的階段,因為每年這時候,家裡都會有親戚過來拜年,所以今年也是過了初六,賀雲才帶著孩子去其他親戚家拜年。

這個過程一直持續到了正月初十這才結束。

這天,賀雲剛和高雲燕帶著孩子回到家中,接就到了一個電話。

電話是劉教授打來的。

賀雲給他再次電話拜年之後,電話那頭,劉教授隨即就告訴他一個重要的訊息。

原來,因為論文的事情,有一位重量級的教授需要見一見賀雲,他詢問賀雲有沒有空來京都一趟。

更重要的是,這位教授馬上要去米國講學了,等錯過了這次,就只能等到今年下半年了。為了能夠趁此時機及時與這位老教授見上一面,賀雲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答應了下來,反正這樣的情況,他往年倒也不是沒有遇到過,不過就是提前去京都嘛,算不得什麼大事。

再說,這次事關他的論文,而論文又與正教授職稱評選有很大關係,半點馬虎不得,賀雲不想因為這個而耽誤了論文的發表,所以就答應了下來。

只是,當他把提前前往京都的事情跟家裡人說了之後,高雲燕與自己的母親都提出了反對。

她們的理由也很充分,不是她們不想賀雲提前前往,實在是賀雲不能提前前往。

原來,這幾天孩子一直有點發燒,斷斷續續的,去了鎮上醫院,卻始終查不出什麼毛病,所以一家人經過商量之後,覺得還是帶著孩子去省裡的醫院看看。

畢竟孩子還這麼小,不能因為小毛病給耽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