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賀雲算是明白了,不是山城的“棒棒”過得不如意,而是他們自己覺得自己是不被重視的群體。

說白了就是有些自卑,覺得生活在這座城市,沒人給他們尊嚴。

即使是生活上還過得去,也改變不了他們內心對這個社會的看法。

說真的,這樣的價值觀,賀雲覺得有點過於偏激了。

從李梁的回話當中,他看不到後世許多“棒棒”身上的那種絕望情緒。

這讓賀雲真的十分失望。

不過,當“採訪”深入下去之後,賀雲卻又發現自己的看法似乎是錯的。

雖然他們這個群體對於社會的看法有些偏激,但是他們確實是這座城市極為特殊的一個群體。

甚至在全國,他們都是十分特殊的一個群體。

他們肯幹,熱心,對於這份職業,充滿了熱情與幹勁。

但有時候,他們也會感到迷茫,感到厭倦,這種矛盾讓他們自己都不知道該如何應對將來的生活。

更為重要的是,賀雲在深入瞭解了他們的生活之後,發現隨著城市的發展,他們的“命運”似乎已經註定,那就是走向衰落,甚至消失。

當然了,話又說回來了,他們現在的生活還算是過得去的,並未像後世那般,是生活在最底層的一群人。

所以,在“採訪”完李梁之後,賀雲又在山城陸續採訪了不少像李梁這樣的“棒棒”,並且全程跟隨他們,瞭解他們平日裡的生活。

很快,十天就過去了。

這十天內,賀雲不僅把整個“棒棒”們的生活了解了大概,還對山城的風俗環境等,都有了詳細的瞭解。

說實話,一開始他對山城的印象是很模糊的,總覺得山城嘛,山多,到處都是那種特殊的建築,比如你看似在一樓,但其實是在十八樓那種。

然而,一番實地瞭解之後,賀雲卻發現雖然這樣的情況也比較多,但並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是如此。

還有飲食這一塊,相比錦城,山城還是略微有區別的。

可以說,這一次採風讓他對山城有了更多的瞭解。

..........

“李梁同志,再見!”

“再見!”

“楊榮同志,咱們明年京都見!”

“好的!那咱們就明年京都見。”

........

十天的採風很快就結束了,賀雲離開山城時,李梁一眾“棒棒”們送了賀雲一件十分有意義的禮物,一根“棒棒”。

賀雲看著這根棒棒,卻是有些哭笑不得。

不過,他還是接受了他們的好意,在與楊榮閒聊了一陣後,便坐上了客船,沿著長江開始往下游而去。

很快,他就返回了湘省省城。

這時候,高雲燕他們已經到了省城。

他與他們匯合之後,就坐上了前往京都的火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