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九十年代,有這麼一個怪現象。

許多人都固執的認為,國外的一切都是好的。

說白了,就是沒有自信。

而產生這種現象的最主要原因,其實就是生活水平的差距。

雖然香江即將回歸祖國懷抱,可此時的內地與香江之間,差距還是很大的。

這不,當京都電視臺在報紙上刊登了這則訊息之後,很快輿論就開始出現了顯著的變化。

許多報紙開始轉向,把《虹貓藍兔七俠傳》這部動畫片直接誇上了天。

而其中最重要的一個觀點,就是“揚我國威”。

比如《京都日報》就報道了《虹貓藍兔七俠傳》漫畫書在香江等地熱銷的光輝事蹟。

還有《湘省日報》也刊登了相關文章——“從《武林》看《虹貓藍兔七俠傳”。

文章指出,說既然要批評,那就連帶把《武林》雜誌一塊批評。

畢竟《武林》也是宣揚武術的,也充滿了“暴力”,但孩子們就是喜歡看。

這樣的文章,看似在打太極,但其實是旗幟鮮明站在了《虹貓藍兔七俠傳》這一邊。

不僅僅是各大報紙,就連某些電視臺,也摻和了進來,一些電視臺竟然開始與央視接觸,希望也能夠播出這部動畫片。

這其中就有川省電視臺。

除此之外,晉省電視臺也對此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

這下,輿論開始一邊倒,儘管還是有不少所謂的“家長”發聲反對播放,但是大多數家長卻覺得,這根本沒什麼。

鄉下的孩子每天都打架,根本談不上暴力不暴力,不就是看個武俠動畫片嘛!

好吧,事實上,對於這場爭議,大部分鄉下的家長根本就不知道。

畢竟在當下,能夠買得起電視的農村家庭少之又少,即使買了電視,那也是黑白電視,孩子們看得電視節目就那麼幾個,根本就沒得選擇,哪會去管什麼“暴力”不“暴力”。

何況,現在武俠電視劇盛行,而這類電視劇,也是青少年們最喜歡看的,自然也就不會去管是不是武俠動畫片了。

........

一週後,又是星期天。

央視《紅黃藍》節目,隨著主持人孫曉梅甜美的聲音響起:“下面請欣賞動畫片《虹貓藍兔七俠傳》第二集”

話落,一道熟悉的旋律隨之在孩子們的耳旁響起。

“男兒有膽氣,仗劍走天涯,女兒有劍心,柔情滿山崗......”

這一刻,電視機前,無數的小朋友都匯聚到了一起,他們有的坐在椅子上觀看,有的則直接坐在了地上,但他們的目光卻都是緊盯著電視機螢幕,口中跟著那熟悉的旋律唱了起來。

二十多分鐘後,動畫片播放完了。

可孩子們卻依舊沒有選擇離去,而是意猶未盡的坐在電視機前,討論著動畫片當中激動人心的劇情。

也不知道是不是巧合,還是因為其他原因。

正當這部動畫片在央視與京都電視臺熱播的時候,市面上突然出現了一大批《虹貓藍兔七俠傳》的漫畫書。

而且這些漫畫書大部分看上去都非常的粗糙,一看就不是正版。

可就算是這樣,看完動畫片意猶未盡的這些青少年,還是把年前存的零花錢壓歲錢拿了出來,開啟了“搶購”大戰。

不僅僅是盜版漫畫書,一些玩具廠,似乎也找到了商機,紛紛加入到了這場巨大的商機當中。

這不,許多商店內,一下子湧現出了各式各樣的《虹貓藍兔七俠傳》卡通人物玩偶、卡通畫片、還有塑膠製成的七把神劍。

對於這種亂象,賀雲自然收到了訊息。

可此時的他,除了苦笑,什麼都做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