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五十五章:新的科幻小說與繁體版!(第1/2頁)
章節報錯
有了這份錄取函後,考研一事,自然就有了保證。
而往後,雖然這課還是要上,但創作的時間卻也更多了。
如此也讓賀雲有了新的創作想法,再加上他剛剛收到的這封信,就更加堅定了他的想法。
“既然這樣,那就繼續創作科幻好了,不過這次我得換一個方向。”
之前,他就已經寫過《未來之夢》與《后羿奔月》這兩篇科幻了,若是再重複創作這類科幻,那勢必不會有什麼突破。
既然沒有大的突破,他又何必重複再重複了。
思來想去,賀雲不由看向了桌上的那本黑色筆記本,將其翻到了其中一頁。
只見上面這樣寫道:“一場風暴突然席捲了太平洋海岸,我乘坐的“蛟龍一號“科考船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戰.......,奈米級衛星定位失靈了,米波雷達也被風暴所摧毀了,我們只能根據最原始的定位方法定位自己的位置.”
“半個小時後,我們獲得了科考船最新損傷報告,我們發現,一切對外聯絡,竟然以我們不可理解的方式,被強行給截斷了,更讓我們恐懼的是,就在這時,科考船周圍海面上,出現了一道半透明的七彩光幕......”
“不如就寫這個?至於名字......還是先押後吧!”
這段科幻情節片段,是賀雲之前偶然寫上去的,當初,他在寫《后羿奔月》時,就曾經考慮過,要將其寫成一篇科幻。
如果說《后羿奔月》這類科幻是探索宇宙星空,那這篇科幻就是探索地球的神秘海底。
儘管兩者都和外星文明掛鉤,可創作方向卻還是有本質區別的。
因為後者,海底才是創作的關鍵。
要知道,地球的球面有三分之二是海洋,而海洋之中有著太多的秘密,即使到了21世紀,這些秘密,也無法完全被人類獲知。
事實上,對於海底的秘密,自古以來,就有不少人前赴後繼的對其進行探索。
而到了近代,隨著潛水艇的出現,對於海底的探秘,就變得更加方便了。
只不過潛水艇的下潛深度畢竟是有限的,對於海底最深處,就算再好的潛水艇,也無法下潛到底。
後來,某些專為海底探索設計的潛水器出現了,人們這才發現,在極深處的海底世界,並不是如大家所想象的那般,沒有海底生物存在,也不是如大家所設想的那般,是一片漆黑的。
當然,這些都扯遠了。
總之一句話,海底是神秘的,而對於這些神秘,人類有著太多的猜測與好奇。
而在文學創作方面,自然也不例外。
這其中最出名的作品,自然得當屬法國作家凡爾納經典科幻《海底兩萬裡》了。
作為一部經典的海底探索科幻,雖然故事上十分簡單,文學架構也以遊記探索為主,並沒有什麼燒腦情節存在,可是別忘了,這可是19世紀八十年代的作品。
能夠擁有如此豐富的想象力,這與作者的職業與經歷是分不開的。
而賀雲的這篇科幻也正是以“海底世界”展開的。
不過,相比《海底兩萬裡》,他的這篇科幻並不是講述對於海底世界的探索,而是以對抗突然出現的海面神秘現象為主線。
至於這一系列的神秘現象到底是外星人所為?還是其他上古文明所為?在他這篇當中,他並不打算寫明。
原因嘛,當然是為了製造神秘感,以便給讀者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