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六章:從“哲學”到“文學”!(第1/2頁)
章節報錯
這可是賀雲的黑歷史,他哪能讓大家的注意力集中到這上面去,所以,他立馬就轉移話題,跟學生們聊起了華夏古代的志怪。
說起這志怪,賀雲可是專業的。
他直接以清代蒲松齡的《聊齋志異》開篇,又從《聊齋志異》談到了《封神演義》與《西遊記》
當然,這兩部經典神話名著算不得志怪,可這一點也不影響賀雲拿這兩部神話來舉例。
他洋洋灑灑的把出名的志怪與冷門的志怪都說了一番後,又拿著粉筆在黑板上寫下了兩個字。
一個是“道”,而另外一個則是“佛”。
“咱們看歷朝歷代以來的志怪、神話,便可發現,大部分的都離不開這兩個字,由此可見,不管是武俠、仙俠、亦或是早期的志怪,都是從這兩大宗教延伸出去的,咱們再看歷史上的儒家,一句子不語怪力亂神便將所謂的仙、神、鬼盡皆排斥在外,自然而然在這些之中,就很少提及儒家人物了........”
賀雲並未從文學的角度來談“仙俠”與“武俠”,而是直接從“道”、“佛”“儒”三家來談文學。
說得更直白點,他其實是在從“哲學”的角度來談文學。
這不禁讓在場的一眾“聽眾”,都感到驚異非凡,覺得很不可思議,甚至讓人不明所以。
不過,當他們回頭來細細琢磨時,卻陡然間發現,賀雲所說的這一切又是那麼的在理。
而就在此刻,教室後門口,正站著兩個人,一個是吳巖,而另外一個則是王富仁教授。
剛好他們倆現在都沒課,又聽聞賀雲正在上公共選修課,他們便好奇趕了過來。
“教授,您覺得賀老師這課講得怎麼樣?”吳巖看向了身邊站著的王富仁教授,笑著問道。
對於他的詢問,王富仁教授卻並未回答他,而是把目光投向了講臺上的賀雲。
見此一幕,吳巖似乎明白了什麼,接著又道:“我覺得賀老師的角度挺新穎的,也富有趣味,而且最重要的是,說得句句在理。”
“呵呵......豈止是句句在理,簡直就是成一派大家,這小子還真有點東西!難怪能夠獲得茅盾文學獎,甚至連老劉都不惜把他從湘師大給挖來當老師!”王富仁頓然間一笑,不由得嘖嘖稱讚道。
作為京都中文系的老教授,他的眼光可比一般人高多了,能夠被他這位老教授如此稱讚,可見賀雲的水平已經達到了一定的高度。
當然,對於這些,賀雲自然是不知道的。
這會,他還站在講臺上與眾人“嘮嗑”。
沒錯!就是嘮嗑!
在他眼中,他的公開選修課,老師與學生的關係就是“朋友”關係。
大家互相交流,暢談文學,絲毫沒有老師高高在上的姿態。
半個小時後,賀雲拿著黑板刷把背後的黑板擦得乾乾淨淨,隨後又轉過身來,對著大家說道:“今天的課,咱們就聊到這,最後,我給大家佈置一個課後作業,假設你正在創作一部武俠或仙俠,你會對當中的境界體系怎麼設計,下節課,大家可以把你們的答案交給我,咱們再相互交流討論。”
“好了,現在下課!”賀雲看了看錶,發現剛好快到下課時間了,於是,他大手一揮,便宣佈下課了。
“這麼快就下課了!我還沒聽夠了!”
“是呀!一下子就下課了,賀老師開的這門公共選修課實在太有意思了!”
“我也這麼覺得,大家好像不是在上課,倒像是在聊天。”
…………
儘管大家都覺得意猶未盡,但還是一邊相互聊著,一邊往教室外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