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本創作可不像創作,不僅要有畫面感,而且還要考慮拍攝的各方面問題。

畢竟時代不同,所創作的劇本就會有所差異。

尤其是科幻劇本,必須得考慮特技因素。

當然,《神探狄仁傑》是古裝劇,完全不用在乎特技這些因素,反倒是得注意對於服飾的描寫、當時的官職甚至是說話的語氣這些東西。

雖然不求百分之百正確,但也必須考究得當,這就得要求編劇本身必須得查閱大量的歷史資料。

關於這點,對於賀雲來說是完全不成問題的。

畢竟他在讀研之時,就曾經研讀過大量歷史古籍,這對於他而言,簡直就是小菜一碟。

…………

十二月中旬,《朱雀記》初稿終於創作完成了。

全文共三十一萬七千餘字,分為七卷,共五十六章。

別看這本章節數並不多,但每一章皆都超過了五千字。

作為他所創作的第一部玄幻《蠻荒神海錄》的續作,《朱雀記》將原本的世界觀更加細化了。

而在劇情上,也沿襲了《蠻荒神海錄》的架構,構建了一個獨屬於華人世界的神話觀。

更重要的是,相比《蠻荒神海錄》這本玄幻,賀雲還引入了另外一整套屬於道家的修煉體系。

比如道家的九轉金丹法、功德陰德之法,除此之外,還有域外梵地的梵天之法,再加上《蠻荒神海錄》原本所涉及的上古蠻荒修煉體系,使得《朱雀記》這本玄幻有點像是後世洪荒流了。

當然,與後世開創洪荒流的《佛本是道》不同的是,在《朱雀記》當中,並沒有所謂的聖人、鴻鈞老祖這些存在,只有東皇太一天帝等先秦時期的上古神話人物。

就神話觀而言,一個是先秦時期上古神話體系,一個則是道教體系,兩者是有很大不同的。

如果硬要說後世有哪本書的風格與之類似,或許只有樹下野狐這位作者所創作的《蠻荒記》了。

…………

完成初稿之後,賀雲並未休息,而是又花了大半個月時間,這才把初稿修訂了一遍。

在這之後,他又用了半個月修訂了第二遍,這才將其寄給了身在香江的黃易。

一晃又是幾天後,時間悄悄來到了1991年一月下旬。

離為期三個月的魯迅文學院進修時間已經只剩下三天了。

這天,人民文學出版社,社長辦公室內

賀雲坐在那,已經足足等了一刻鐘了,他見那位陳主任遲遲未歸,便隨手拿起了桌上的一份報紙。

“咦……!京都日報?嗯……還是看看吧,就當打發一下時間好了!”

賀雲暗暗嘀咕了一句,隨即將手中的那份報紙給攤開了。

首先映入賀雲眼簾的是國內的一些新聞,比如中央的一些政策、北方某大國的局勢、還有就是東歐某些國家的一些緊張局勢。

略過這些國際新聞與國內政策解讀後,賀雲將手中的報紙翻到了背面。

突然,一篇名為“央視《渴望》橫空出世,萬人空巷。”的新聞報道吸引了賀雲的注意。

看完這篇報道之後,賀雲不禁嘖嘖咋舌,小聲嘀咕道:“果然不愧是後世被稱之為收視率第一的神作,這部電視劇的收視率竟然達到了百分之九十,還真的是恐怖如斯!恐怖如斯呀!”

的確,一部電視劇的收視率能夠達到百分之九十八,這已經不能用“牛逼”來形容了,得用神作來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