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前段時間,賀雲看到這個名的時候,還以為自己穿越了。

這名咋一聽像是那麼回事,可實際上,這其實就是唐代詩人劉方平的《春怨》其中一句。

原詩是這麼寫的:“紗窗日落漸黃昏,金屋無人見淚痕。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滿地不開門。”

從詩句當中便可看出,這明顯是一首描寫宮內生活的怨詩。

然而,李豔所創作的這個“新版呂四娘刺雍正帝案”,卻並不是什麼宮鬥言情,而是歷史武俠。

雖然言情部分也佔據了很大篇幅,可要說這名是否貼合這部,賀雲只能說“只要作者本人喜歡就好”。

好吧,雖然他有些異議,可他並未讓李豔對其進行修改。

原因很簡單,每一位創作者都有自己獨特的想法,也許你認為不是很合適,可架不住作者本人自己喜歡。

就像上次,賀雲原本打算建議李豔將那個名《煙鎖清秋》改為《戰潭州》的,可到最後,李豔卻並未同意修改,她仍舊沿用了原本的名。

事實證明,她的堅持還是有一定道理的,至少根據《芙蓉》雜誌吳主編的反饋來看,讀者對《煙鎖清秋》這部印象還是不錯的。

估計李豔那部在出版之後,應該會有很好的銷量。

至於她最近所創作的這部,儘管才十幾萬字,可無論是文學性,還是情節構思,都要比《煙鎖清秋》高了一個層次。

從她的字裡行間當中,一點都看不出女生的娟秀與小家子氣,反倒透露著一股俠骨柔情的磅礴大氣感,歷史底蘊非常明顯。

而行文中大段大段的背景描述,也顯然是參考了眾多歷史古籍才能寫的出來。

可見,對於這部,她是廢了一番心思的。

尤其是在題材的選擇上,她並沒有去重複以前的作品,而是在“言情”道路上,再次走出了一條新路。

對此,賀雲覺得這才是一名作家該有的堅持。

“看就不必了,你先坐吧。”賀雲對她示意了一下,便讓她坐了下來。

而他也走到她們面前,從餐桌旁抽出了一張椅子,隨之坐了下來。

“你這,我覺得已經無須再作修改了,而且,你也大可不必再叫我什麼老師,以你的創作水平,完全可以出師了。”

賀雲的話,讓李豔趕忙說道:“這怎麼能行,正所謂一日為師終生為師,何況,您教會了我這麼多,我……”

“呃……四哥,李豔姐,你們到底在說什麼呀?還有,這是李豔姐你寫的新嗎?讓我看看可以嗎?”就當這時,一旁一臉迷糊的賀小蓮插話問道。

“當然可以……不過賀老師……我覺得自己還有許多不足之處,您要不要再幫我看看?”李豔對著賀小蓮點了點頭後,又把目光投向了賀雲。

可賀雲卻微微搖頭,擺手回道:“李豔,你就別妄自菲薄啦!我真的無法再教你什麼了,這稿子你還是拿回去吧!”

賀雲此刻說得自然是心裡話。

李豔的創作水平早已今非昔比了。

尤其是最近一兩年,她所創作這兩部,明顯有了很大進步。

文筆上已然絲毫看不出稚嫩了。

尤其是在言情這一類題材上,她雖然還無法和真正的名家相比較,可文筆上卻可以稱得上不相上下了。

至少,賀雲是這麼認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