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八十章:新作:劇本《神探狄仁傑》!(第1/3頁)
章節報錯
其實,於院長本來並不打算過來的,他最近一直在處理學校的事情,加上又經常開會,哪有這閒工夫。
不過,思索再三之後,最終,他還是抽出了點時間,來到了這裡。
作為中文專業的重要領導,於院長自然特別關注學生的文學創作能力。
這次,文學創作交流協會與校內期刊的創辦,他可是在校領導面前誇下了海口,必須得搞出一點成績來。
所以,在李翰明二人的盛情邀請之下,他滿懷期待的過來了。
只是,讓他沒有想到的是,賀雲這個“甩手掌櫃”居然也在,而且還在與眾人交流創作心得。
“大家這般看著我幹嘛?接著聊,接著說呀!你們不用管我,就當我不存在好了。”於院長對著眾人微微一笑,隨意找了個位置便坐了下來。
儘管於院長如此說了,可眾人卻還是覺得十分拘束。
好在這個時候,賀雲開口提問道:“大家覺得什麼題材最好創作呢?是詩歌?散文?還是?”
“當然是詩歌啦!詩歌字數少,而且可以不拘泥於形式,只要能夠找到一絲靈感,完全可以一氣呵成。”
“我也覺得是詩歌,尤其是北島與顧城的詩歌,我最喜歡了。”
“我不覺得詩歌最好創作,我認為散文才是最好寫的。”
“詩歌和散文都不好寫,其實才是最好寫的文學體裁。”
.......
大家的回答幾乎是五花八門,但賀雲總結了一下,發現大多數人都覺得才是最好寫的。
除此之外,散文與詩歌也有不少人投了贊成票。
至於其他文學體裁,幾乎沒有一個人提及。
對於這樣的結果,賀雲自然是有些失望的。
他之所以會向大家提出這樣一個問題,當然是存了“私心”,但現在,他只能暗暗嘆息了一聲,剛準備開口繼續往下說,卻不料就在此刻,於院長突然插話道。
“剛剛我聽了大家的發言,我這裡倒是有一個不同於大家的想法,在我看來,文學體裁沒有所謂的好寫不好寫,只要大家肯花時間與心思,不管是什麼文學體裁,都能寫出好的作品來,即使是劇本,也一樣。”
於院長此話一出,賀雲頓時眼前一亮。
“劇本?對呀!劇本!我曾經嘗試寫過散文、報告文學、,卻唯獨沒有寫過劇本與詩歌,不如接下來我就試著創作一個劇本?”
對於劇本的創作,賀雲自然是有過系統學習的,因而,創作一個劇本自然不在話下。
何況,在當下,劇本可不算冷門的文學體裁,不少主流的雜誌,都曾經刊載過各種各樣的劇本。
尤其是類似《人民文學》這種國家級別的雜誌,劇本的刊發頻率是很高的,僅次於、詩歌、散文這幾類文學體裁。
而且,如今的劇本創作,可不像後世的劇本,用四個字來形容,可謂是“精益求精”,隨便一個劇本,拿到劇組去,便可直接進行拍攝了。
.........
而有了這個念頭後,對於接下來的交流,賀雲自然也就沒有了心思。
這不,他與大家聊了一會後,便找了個機會脫身,回了宿舍。
十多分鐘後,桌前,賀雲剛坐下,就立刻找來了紙筆,暗暗思索了起來。
首先,當然是確定創作劇本的型別,或者說是題材,這點倒是不難,因為在當下,社會話題是劇本創作中最常用的題材。
比如改革話題、家庭生活話題、諷刺批判話題,這些都是當下劇本的首選。
不過,賀雲思來想去,卻並不打算採用這些常見的劇本題材,而是選擇了古代題材。
當然,古代題材也只是一個大的框架,實際上,古代題材又可分為歷史演義、古裝武俠、古裝懸疑探案、古裝神話等等。
“歷史演義太過普通,武俠.....有點不太適合《當代》文學這類雜誌,至於神話的話.....有點太過空洞了,而懸疑探案....似乎可行。”
其實所謂的懸疑探案題材,在西方被稱之為偵探推理題材,在華夏古代則被稱之為公案題材,最出名的當然得屬《狄公案》《包公案》《施公案》這三大公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