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回桌前,賀雲思索了片刻,不禁微微搖了搖頭,隨即將李翰明學長寫的書稿放到了桌上,默默的看了起來。

說真的,他這位學長寫的武俠確實有點東西,文筆啥的就不用說了,就情節而言,武俠風很濃,人物性格特徵也非常的鮮明,配角描寫的也很不錯,展現了一代大俠家國情仇的成長經歷。

就是這“套路”有點老。

當然,這只是賀雲的看法。

實際上,這就是當下的武俠基本套路。

武俠的起源,完全可以追溯到唐宋時期,那時候的話本就已經具有武俠的韻味了,後來,明朝中後期有過一段時期興盛,但是大多時間都是在民間流行。

到了民國時期,武俠有了很大發展,尤其是在那個戰亂紛飛的年代,普通老百姓需要武俠,他們希望能夠出現一位大俠,來拯救國人。

當然,武俠真正的黃金時期,其實還得屬這個世紀六七十年代,尤其是以“金古溫梁”為代表的武俠作家,他們的作品讓武俠徹底深入人心,繼而廣為傳唱開來。

至於當下的八十年代,儘管那四位封筆的封筆,去世的去世,武俠精品已少有出現,可在大陸,武俠風卻開始逐漸興起。

或許也正是因為如此,在通俗文學之中,武俠開始逐漸佔據絕對的主導地位。

而以《武林》與《今古傳奇》為代表的武術類雜誌更是因此大賣特賣,銷量節節攀升,甚至一度單期銷量高達數百萬冊之多。

尤其是《今古傳奇》,從1981年成立之初到1983年短短兩年間,總銷量就達到了驚人的三千多萬冊。

由此可見,當下武俠風的盛行。

…………

再說此刻,正當賀雲坐在宿舍看稿時,離開的李翰明也回到了自己的宿舍內。

“老大,你回來啦?怎麼樣?那位學弟答應你了嗎?”李翰明剛進宿舍,就見一個瘦的跟猴似的男生迎了上來。

他叫董建文,是宿舍內的老四,也和李翰明一樣,是一位文學創作愛好者。

不過比起李翰明來,他的投稿經歷可以說是慘不忍睹。

“答是答應了,就是……”

“就是什麼?”見李翰明回答時有些猶豫,董建文立馬追問了一句。

“就是……我擔心……”

“老大,你別這呀,那的,那位學弟答應了就好,說真的,咱們雖然年長了那位學弟幾歲,可要說起文學創作,咱們還真比不了人家一根手指頭,虛心請教自然是應該的,你就別拉不下面子了。”董建文似乎看出了李翰明心中的猶豫,笑了笑,勸說道。

他與李翰明不同,被拒搞無數的經歷讓他早已看淡了一切。

面子算什麼?只要能夠讓自己的作品有機會被髮表,虛心向學弟請教,那又怎樣?

再說,人家雖然是學弟,但同時也是一位獲得過三項文學獎的作家,而他們呢?還只能算是作家圈子當中的邊緣人物,甚至連邊緣都還沒有摸到。

“唉……老四,其實我也明白,你是對的,可是我……算了,今天就先這樣吧,我去看看於院長回來沒有?”

說完這話,李翰明不由重重的嘆了口氣,轉身又離開了宿舍。

看著他離開的背影,董建文不禁唏噓不已,而後,他小聲呢喃道:“也不知道那位學弟什麼時候能夠看完我寫的這部?”

…………

湘省的三月,時常春雨綿綿,而且一般會持續好幾天。

今天,又下起了綿綿細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