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零六章:主旋律小說《湖山情》(3000+)(第1/2頁)
章節報錯
作為一部現實主義,“真實”二字肯定是要擺在第一位的。
而除了真實的劇情以外,引人深思的強烈代入感與豐富的情緒渲染,也是現實主義最常用的寫作手法。
賀雲的這部自然也不例外。
就比如這部當中劇情的主要發生地,賀雲就設定在了兩個村子裡。
這兩個村子一個叫三洲壩村,而另外一個,名為東嶺村。
前者一聽就是圍湖造田之村,而後者光聽名字就能想到這是一個小山村。
兩個小村子聽上去似乎沒什麼聯絡,但在他寫的這部裡,這兩個村子可是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
因為在他的設定之中,這兩個村子的許多村民都有著親戚關係。
那是幾十年前,東嶺村的一部分村民迫於戰亂,選擇了離開村子,藏到了三洲壩村所在湖區的蘆葦蕩內,後來隨著圍湖造田,便漸漸有了三洲壩村。
而除了故事發生地外,對於主角與配角的設定,賀雲也十分講究。
比如主角許飛一家,他們祖輩就是從東嶺村躲避戰亂而來到三洲壩村的。
而女主角龍海棠便是東嶺村人,兩家祖輩是世交,後來因為種種緣故,導致兩家交惡,最後明明兩個年輕人兩情相悅,卻因為家裡人阻攔,不得不就此分手。
當然了,對於這部現實主義主旋律,愛恨情仇那只是“調味劑”而已,真正的“主菜”當然還是展現改革脫貧過程中,主角許飛與一眾配角如何帶領大家發家致富奔小康的過程,這是的主線,其時間跨度線也將從1977年恢復高考到1986年截止。
不過,為了更好的彌補劇情當中的一些遺憾,賀雲最後還是在初步大綱設定的結尾處,加上了一段男主角許飛與女主角龍海棠對未來生活的嚮往劇情。
這樣做的目的不為別的,除了彌補劇情上的遺憾外,也是賀云為將來寫第二部做鋪墊。
至於將來到底會不會寫?那就不知道了,因為這事就連賀雲自己也不確定。
而在具體的劇情設定上,“脫貧”與“致富”這兩個關鍵的詞是主要核心,其他支線劇情必須要圍繞這兩個核心點來展開。
這點,就目前寫好的初步大綱而言,賀雲已經完全做到了。
現在最為關鍵的是如何去寫好這些劇情,這才是他當下所需要認真考慮的。
為此,他準備花大半個月時間來撰寫與梳理整部的細綱,或許中途還有可能會再去一趟梅山縣也說不定。
…………
這天,下午三點多,賀雲上完課後,並未立刻回宿舍,而是繼續在樓下等待著。
一會後,高雲燕緩緩走了過來,當她看到賀雲就站在不遠處等著時,她急忙走了過去。
“等了很久了吧?咱們走吧!”高雲燕笑了笑說道。
“沒有啦,就一會而已,雲燕,上課還適應嗎?”賀雲微微搖了搖頭,隨口向她詢問了一句。
“還好吧,老師們雖然講課比較快,但大部分還是能夠聽得懂的,至於聽不懂的,我都已經做好筆記了,等空閒的時候,你可得好好幫我補補課。”高雲燕說著,不由點了點頭,隨即又把目光投向了賀雲。
“行,沒問題!”賀雲笑著應了一聲,便和高雲燕往女生宿舍走去。
一路上,他和高雲燕始終保持了一定距離,而高雲燕也似乎明白賀雲在顧忌什麼,她非但沒有生氣,心裡反而覺得十分的溫暖,因為她知道,賀雲這麼做,都是為了她好。
一刻鐘後,賀雲將高雲燕送回了宿舍,而他也轉身回了自己的宿舍。
…………
此刻,宿舍內。
賀雲坐在桌前,他將幾張稿紙一一攤開後,看了看,隨即又在第一頁稿紙最上面中間位置,鄭重的寫下了“湖山情”三個大字。
這兩天內,他都在完善著的細綱,過程嘛,還算比較順利,就是有一點讓他有些傷腦筋。
原來,賀云為了儘可能的寫出的真實感與代入感,他幾乎是絞盡腦汁想細綱,可他總覺得劇情設定上差了那麼一點。
比如最開始的那一部分,一開始,男女主角並未有什麼交集,可因為恰巧在同一個考場參加高考,女主角考試當天卻正值生理期,最終差點痛暈在考場。
也正是因為如此,女主角龍海棠晃動了桌椅,繼而驚動了監考老師,監考老師以為坐在她後面的男主角許飛正在與女主角對答案,最終將兩人都給叫了出去。
雖然很快就澄清了誤會,可兩人的考試卻都受到了很大影響,最終導致兩人雙雙落榜。
上訴這一段是賀雲最初設定的細綱,可思來想去,他卻發現這樣設定有點太巧,太刻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