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稿的過程,說真的,其實是特別難熬的。

畢竟你之前就已經把所能想到的東西,通通寫入小說之中了,現在居然又要一點點修訂。

而這番修訂,還不只是對錯別字、語言修辭等這些小問題進行修訂,甚至還有許多小情節,都需要進行修訂。

而對於這些情節的修訂,往往是需要斟酌斟酌再斟酌的。

就如金庸先生幾番修訂自己的作品一樣,賀雲同樣也需要對每一個需要修訂的情節琢磨許久,才能想到一個最為合理的修訂方案。

好在,這些需要修訂的情節並不是很多,在綜合了這些讀者來信的意見後,他最後花了兩天時間,就把《芳華》給修訂好了。

畢竟《芳華》總共也才七萬七千多字,而修訂版的《芳華》也僅僅只增加了四千多字,增加的字數基本上都是用於一些情節補充與情節調整。

當然,刪減情節也是不可避免的,但就總體而言,整部小說的字數並未增加多少。

修訂完原稿後,賀雲便找來了一摞信紙,開始謄寫新稿。

而這一謄寫,一晃又是一週時間過去了。

賀雲每天需要花費八到十個小時來謄寫原稿。

最後,手都差點寫廢了!

他現在真想擁有一臺電腦來進行寫稿。

可問題是,現在國內,你就算有錢,也幾乎弄不到一臺電腦,更何況他還沒錢,畢竟這東西一臺至少也得兩三萬,根本就不是他所能夠買得起的。

而且,如今也沒有拼音輸入法,打字對於他來說,那就更難了。

“總算是謄寫好了,還真是不容易呀,手都給寫抽筋了!”

賀雲小聲嘀咕了一句,將鋼筆筆帽蓋上,而後,他放下了鋼筆,整理了一下書稿後,便拿上書稿,準備去鎮上將書稿寄回《當代》雜誌社去。

…………

鎮上,郵局。

賀雲剛從裡面出來,就一拍自己額頭,忽然想起了一件事。

他趕忙轉過身,又回了郵局,找工作人員詢問了兩句,果然,這次又有他的一封信。

這封信是從銀城城區寄來,而寄信人不是別人,正是高雲燕。

這次,賀雲並未遲疑,他直接在郵局外就將手中的信給撕開了,而後,當場檢視了起來。

幾分鐘後,他就將信給看完了。

看完了信的他卻眉頭緊鎖,一臉的嚴肅。

過了一會,沉默不語的他突然嘆息了一聲,直接將信連同信封一起塞到了自己的上衣口袋之中,而後他騎上了二八大槓,徑直回家去了。

回家之後的他,將信塞到了抽屜之中,隨手翻開了桌上的《竹書紀年》。

他決定改變之前看書計劃,縮短看史料的時間,看完這本《竹書紀年》之後,他就不打算再看其他史料了。

此前,《史記》與《戰國策》,他都已經看完了,《呂氏春秋》和《資治通鑑》也看了一部分最需要的章節。

至於這本《竹書紀年》,他也只打算花大半天時間,篩選一些對他有用的章節看完即止。

看完之後,他就準備開寫《秦時明月之橫掃六國》了。

而他之所以突然做出這樣的決定,原因很簡單!

正是因為這一封突然被寄來的信。

這封信的信封之中,除了裝有高雲燕她自己所寫的的作文外,還有一封回信。

信中,她告訴賀雲,她爸,也就是高老,將要被調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