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雲將原本放好的書籍又從紙箱當中翻找了出來。

最終,他在書堆之中找到了一本淡紫色封面的16開書。

“《楚辭全譯》,黔省人民出版社出版,1984年第一次印刷,就是這本了!”

說起《楚辭》,大家印象最深的恐怕要屬屈原的《離騷》了,這可是與《詩經》並稱的一本描寫先秦時期楚地的鉅著。

但大家卻並不知道,《楚辭》可僅僅只有屈原的《離騷》,所謂“楚”,其實指的就是楚地,或楚文化,而辭就是一種文學形式,屬於屈賦,與詩、詞、賦等類似。

《楚辭》當中,除了《離騷》之外,還有不少篇幅是關於楚地上古神話傳說的,這些傳說與中原之地的神話傳說有著許多不同,可以說,是迥異於中原大地的全新神話體系。

這便是人們俗稱的東皇神話體系!

何謂東皇?

其實就是指的東皇太一,作為楚地之中至高神,上古天帝,東皇太一是至高無上的。

除此之外,《楚辭》之中還記載了“湘妃”“河伯”“大司命”“少司命”等神話當中的人物。

這些神話人物也恰恰在《秦時明月》之中出現了。

當然,原版的《秦時明月》,這些人物並不是真正的神仙,而只是一個組織的人物罷了,其首領便為東皇,屬於諸子百家當中的陰陽家。

不過,相關人物的神話傳說,還是很有參考價值的,所以,賀雲才會把《楚辭全譯》給翻出來。

畢竟這個版本通俗易懂,內容也比較全,是難得的一本既可用於學術研究,也可讓普通人入門的書籍。

當然,也正是因為如此,賀雲才會把它從新華書店借回來。

也是,如果這本《楚辭》是古本,沒有譯文,他就算拿到學校圖書室去,恐怕也沒有多少人會借閱。

文言文嘛!

肯定是沒有多少人會願意去看的!

書上要背的就夠學生們苦惱了,他們課後又怎麼會主動去看這類課外書?

這不是自己給自己找煩惱嘛?

…………

確定要看的參考書後,賀雲便馬不停蹄的看了起來。

第一天晚上,他只看完了《史記》其中五頁,但記錄在備課本上的內容卻足足有七頁之多。

他一邊看,一邊理解高老的註解,一邊又消化掉其中內容,最後把自己所想的,通通記到了備課本上。

第二天,賀雲起了個大早,洗了個熱水臉,刷了牙後,又繼續看了起來。

早上八點半,老媽進來了。

“四伢子,吃早飯了,看什麼了?吃了飯再看!”

“好了,媽!我馬上就來!”賀雲轉頭回了一句,將鋼筆擱到了備課本上,起身去堂屋吃早飯了。

讓賀雲有些意外的是,自己六妹竟然起床了。

“這妮子起來的這麼早?”

“四哥,你看著我幹什麼?”

“沒什麼,你眼角有眼屎!”賀雲愣了一下,隨口找了個藉口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