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延儒將手中的奏摺交給王承恩,等王承恩遞上去之後,他才緩緩的開口說道:“臣這幾日收到下面州縣遞上來的摺子,其中彈劾各地稅監衙門的眾多。”

“臣經過核實,確認這些奏摺裡的內容基本無誤,各地稅監衙門,皆有貪腐,甚至有些稅監太監,還私自加稅,攔路設卡,致使百姓怨聲載道,民怨極深。”

“因此,臣請奏陛下,裁撤稅監局,廢除稅監太監等職務,還望陛下恩准。”

周延儒這話猶如霹靂當空,瞬間鎮住了殿內所有的大臣。

原本準備開口反對東廠審理李國楨的大臣們,此時也顧不得開口反對了,他們紛紛向周延儒投向了驚異的目光。

稅監原本始於萬曆年間,後來因為民怨太大,所以沒實行多少年就被廢掉了。

而在崇禎繼位之後,鬥到了閹黨之後,他突然發現滿朝文武沒一個靠的住的,所以他又開始重新重用宦官。

這個重用,不單是指東廠,更多的則是他往各藩鎮的大軍中派去了太監監軍,已經重新啟用稅監,讓稅監太監為他收稅。

只是很可惜,這些被他委以重任的太監,基本上沒有多少靠譜的。

派去軍隊中的監軍,因為不通軍事,還要胡亂指揮,這些年害死了不少將領,所以在朝中大臣的極力進言之下,這些監軍基本上都被撤了回來。

但稅監就不同了,常言說的好,越缺什麼越想要什麼。

自從登基以來,沒有一天不缺錢的崇禎,對於錢的渴望,簡直是極度渴望。

所以在覺得官員靠不住的情況下,他唯一能信任的,就是他派出去的那些稅監了。

雖然這些稅監並沒有給他收上來太多稅,但再少那也是額外收的啊。

畢竟,他沒有跟老朱一樣經歷過被收苛捐雜稅的情景,不知道下面人為了多收一點稅,是會直接把無數百姓活活逼死。

在崇禎看來,那些平日裡在自己面前的低眉順眼的太監,再惡能惡到哪裡去呢。

因此即使他知道下面的稅監做事稍微有些出格,但他依舊沒有放在心上,還是對那些稅監信任有加。

這些年來,朝廷裡很多官員都想廢掉稅監製度,但崇禎始終都裝作沒聽到,甚至他還覺得那些想要裁撤稅監的人,是想逃稅漏稅,是國之奸臣,甚至會可以壓制那些官員的升遷。

久而久之,廢掉稅監之事雖然還有人敢提,但基本上都是順便一提,根本沒有真正拿出來討論的意思。

可現在,周延儒居然在皇帝暴怒的時候,在朝堂上堂而皇之的提出了這個問題,這是想幹嘛?首輔不想幹了嗎?

朝中的大臣看向周延儒的眼神,此時都帶上了一絲敬仰。

同朝為官這麼多年了,他們這還是第一次發現周延儒居然這麼勇!

而吳生他們幾個閣臣,雖然在昨天就聽周延儒說這事了,但他們卻都對這事持懷疑態度。

此時看到周延儒直接上本說這事,他們立刻將目光投向了老朱,想看看老朱有什麼反應。

大臣們想象中老朱暴怒的場面並沒有出現,老朱接過周延儒的奏摺翻看了幾頁之後,便知道這奏摺上寫的都是真的。

大明規定,各地士紳也可以上奏摺,但能不能遞到皇帝手裡,那就得看你背後的關係硬不硬了。

周延儒找到的這些奏摺,都是各地士紳彈劾稅監的,只不過若不是老朱起了裁撤稅監的心,這些奏摺就算放爛,也不會出現在老朱面前的。

“魚肉鄉里,其罪當誅。”

老朱隨手讓王承恩把這些奏摺拿給刑部尚書範景文,然後開口問道:“範景文,你是刑部尚書,這種事你說應該怎麼處置?”

範景文為人清廉,不徇私情,在崇禎死後,他也投井殉國,在老朱眼裡,這位算是一位可用之才。

範景文沒想過老朱居然會讓他刑部處置這些稅監,要知道這些內廷的官員,就算犯什麼錯,也都由內廷處置,從來不讓刑部插手。

尤其是現在老朱明顯要重用東廠了,怎麼可能會讓他刑部來處置這些稅監呢?

“這是陛下的試探?還是說陛下其實並沒有打算重用宦官?”

範景文心中閃過一絲疑惑,但對他來說並不重要。

作為刑部尚書,執掌大明律法,誰犯法,他刑部抓誰,至於別的不歸他管。

所以他不在乎這是不是老朱的試探,直接開口說道:“回陛下,奏摺之上記載之事若是屬實,按律當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