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南征北戰這麼多年,跟大明很多名將都交過手,雖然他大多數時間都在流竄,可即使是流竄,在常年被名將吊打的情況下,他的指揮能力也得到了大大的提升。

這次跟孫傳庭交手,他對孫傳庭十分重視,先是派兵阻斷孫傳庭的中軍,然後又不惜血本,派出袁宗第率部詐敗,想要誘敵深入。

在李自成精心的佈局之下,初一開始的時候,他確實佔到了一些上風,孫傳庭下計程車卒,陸續開始有了傷亡。

但當李自成將孫傳庭的大軍引入包圍圈之後,孫傳庭這才露出了隱藏許久的獠牙。

數萬名手持米涅步槍的火銃手,分成六營,採用了三段擊戰法,瞬間給李自成造成了巨大的傷亡。

而除了傷亡之外,首次在戰場上大規模亮相的米涅步槍,給李自成帶來的更多的則是士氣上的打擊。

射程五百多米的步槍,對於他們來說,這簡直是無解的神器,跟他們對上,只有白白捱打的份。

沒有人願意白白送死,李自成麾下的起義軍更是如此。

在被米涅步槍打懵了之後,這些原本就是普通農民的起義軍,第一個念頭就是逃跑。

雖然李自成軍中也有督戰隊,但相比於督戰隊的屠刀,對面射程極遠可以將他們排隊槍斃的米涅步槍,顯然是更有威懾力。

畢竟,他們反抗督戰隊,還能對督戰隊的人出手。

而他們若是繼續進攻,那他們除了死在衝鋒的路上之外,沒有一丁點的價值。

因此這場仗,在孫傳庭把米涅步槍這個底牌亮出來之後便結束了。

雖然如今的李自成正處於巔峰,除了這些潰兵之後,還有許多對李自成忠心耿耿計程車卒以血肉之軀想要衝擊孫傳庭的大軍。

但在裝備的壓制下,這些人的犧牲註定是毫無意義的,衝鋒的人,很快就死在了路上,而剩下的人看到這種情況,無疑是逃的更快了。

隨著步槍和炮車的咆孝聲,李自成麾下的大軍兵敗如山倒。

這次,孫傳庭並沒有刻意追殺這些起義軍,而只是盯著李自成的主力緊追不放。

因為他知道,隨著陛下整頓吏治,改善民生,如今的大明已經沒有這些起義軍生存的土壤了。

這些反賊潰逃之後,要麼老老實實隱姓埋名做個良民,要麼就是找個地方落草為寇,等著日後被挨個清剿。

總之,這些人對於大明已經沒有了任何威脅,將他們趕緊殺絕並沒有什麼意思。

但李自成就不同了,作為這支反賊的頭領,其他人可以逃,但李自成必須要死。

哪怕這次戰敗之後的李自成並沒有再東山再起的資本了,孫傳庭也絕不會放過他的。

李自成的殘部雖然有騎兵的掩護,但孫傳庭在開戰之前就已經預料到這場戰爭的結果了,所以安排了好幾道伏兵,阻擋李自成的退路。

在這些伏兵的阻攔下,李自成的數萬精銳,被硬生生的打的潰散。

最後逃了七天,只剩下萬餘人的李自成,被孫傳庭給堵在了困龍峽中,徹底走入了絕路。

剩下的這萬餘人,無不都是李自成的死忠,孫傳庭招降無果之後,直接下令用火炮開路,然後一點一點的壓縮李自成在裡面的生存空間。

而這萬餘人,居然硬生生的用血肉之軀,擋住了火炮三天的進攻,最後還是李自成為保全這些士卒,主動出來投降,這一仗才算是落下了帷幕。

看著跟自己多次交手,而且險些成事的李自成,被捆著帶到了自己的面前,孫傳庭並沒有羞辱他,而是開口說道:“此戰弗勝,非戰之罪,乃是天要亡你。”

這次李自成不管是用兵還是排程,都可圈可點。

但裝備的差距,不是兵法和兵力就能抹平的,在成建制的米涅步槍集團軍不講道理的壓制下,不管誰來了都只有飲恨下場。

“勝就是勝,敗就是敗,哪來天命之說。”

雖然兵敗被擒,知道自己肯定命不久矣了,但李自成臉上卻沒有絲毫懼色。

面對孫傳庭有些勸慰的話,李自成有些豪邁的大笑一聲,“某李自成,本是驛卒出身,因為朝廷無道,某沒有活路了,方才會舉兵起義。”

“這些年,某敗過,而且不止敗過一次,甚至最落魄的一次還是拜督軍所賜,那時某僅餘十八騎狼狽逃竄。”

“但輸了這麼多次,某卻從來不信什麼天命。”

“某所到之處,民心相向,萬民景從,百姓家家戶戶迎闖軍,這與天命何干?此乃朝廷無道!”

淪為階下囚的李自成,不但沒有絲毫頹色,反而是依舊是充滿了高傲。

“再好的武器,也難勝民心,此戰某雖敗,但某死後,還有後來人。”

“大明無道,時日必不會太久了!”

看著桀驁的李自成,孫傳庭搖了搖頭,只說了一句話,“闖王如今還覺得大明無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