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軍路線被人掌握,這是一件很嚴重的事情,這說明敵人對他們瞭如指掌。

一般按照正常情況下的做法,此時阿巴泰最正確的決定,應該是改換行軍路線。

畢竟,大明防線現在就好像是篩子一樣,千瘡百孔,清軍從哪入關,都不算難事。

可問題是,阿巴泰現在卻有不得不保持原先進軍路線的理由,那就是大明皇帝就在他的行軍路線之上。

不管大明皇帝出現在這裡究竟是不是誘餌,他都絕對不想錯過。

更主要的是,在他心裡,根本沒有把如今的大明放在眼裡。

他對自己,還有大明現存的將領十分了解。

他或許算不上什麼名將,但這一生大多都在征戰中度過,就算是隻靠經驗,他也能算是一流的將領了。

而大明現存的將領,或許有比他強的,但像那種超一流,足以站在史書最頂端,能在統兵能力上碾壓他的將領,根本就沒有。

更何況,如今雙方士卒實力絕對可以說是差了一個等級,就算是有那種將領,他也不見得就怕了對方。

《仙木奇緣》

“博洛,原定行軍路線不變,探馬範圍擴大一倍,一旦有什麼風吹草動,立刻停止進軍。”

阿巴泰想了一會之後,最終還是決定按照原先定下的行軍路線不變,只是行軍要更加小心一點。

如今打仗,只要將領不是草包,想要中埋伏已經很難了。

畢竟以弱勝強這種戰役在整個歷史上也都是少數,而那些刁鑽的埋伏方法,也都大多都已經被前輩們親身試驗過了,後來者們只要看過史書,在遇到這種地形的都會提起十二分的小心的。

而且還有一點就是,現在的兵書寫的越來越詳細了。

就好像是戚少保的紀效新書之類的兵書,從練兵,到放斥候,再到遇到什麼敵情應該怎麼應對,寫的詳細無比,幾乎是手把手教你怎麼打仗了。

按照兵書行事的話,往往一支大軍在行軍之前,十幾路的斥候,都已經探查了數里,甚至數十里的情況的情況了,想遇伏沒有那麼容易。

“對了。”

阿巴泰看著準備去安排探馬的博洛,又開口說道:“讓那些蒙古人分出來一半,走在最前面。”

這次出兵,除了五萬八旗軍之外,還有五萬蒙古軍精銳。

其中圖爾格那支軍隊帶了兩萬本部人馬,和一萬蒙古士卒,共計三萬人。

而他這邊則是有三萬本部八旗軍,另外還有四萬蒙古精銳。

對於阿巴泰來說,蒙古就算現在被他們降服了,也是外人。

在如今前路不明,甚至有可能有埋伏的情況下,阿巴泰肯定是要蒙古人先頂在前面了。

“我明白了,阿瑪,我這就安排下去。”

博洛對於阿巴泰的安排,自然沒有任何異議。

反正那些蒙古人,本就是被他們打服的,就算是知道讓他們走在前面承擔風險,他們又能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