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山水經》成法,張仲身化河流(第1/3頁)
章節報錯
景元四年,六月。
豐州。
十二歲的宋水星手中拿著一本空白書冊,另一隻手拿著一管毛筆,行走在河邊,詳細記錄著河邊的水草種類。遇到不知名的水草種類,還要拿出專門的書籍來查閱。
這是一項浩大的工程。
時值盛夏,宋水星的額頭上很快就已經見了汗水。
他修行《地脈水經注》不過一年時間,才剛感應知修,能捕捉到天地靈氣,還沒有踏入煉氣期。
因此,他還是凡人,不像煉氣有成的師兄們,已經對嚴寒酷暑無所畏懼,脫離了凡人的範疇。
一直到了正午時分,宋水星才擦拭著額頭上汗水,收起記錄了一些文字的書冊,踏著水草,逆流而上,一直來到了上游,對著在觀測水位的張仲道:“師父,正午了。”
張仲一邊觀測水位,一邊在書冊上記錄每個時辰對應的水位變化,他聽到宋水星的聲音,將水位情況記錄在冊,這才轉頭看向宋水星。
“累了吧?”看著宋水星小小的臉龐上全是汗水流下,臉龐也被烈日曬得紅紅的。
張仲走過去,一隻手輕輕落在宋水星的肩膀上,而後運轉《地脈水經注》,從河流最深處,渡來一絲涼爽之意,渡入宋水星的身體裡。
宋水星登時感覺身心涼爽起來,身上的汗水也快速乾爽。
他興奮道:“師父,等我修行到煉氣境界,也能做到這樣嗎?”
張仲點頭:“自然可以。”
自得到《地脈水經注》,這四十多年來,他已經將《地脈水經注》傳下去,但此仙經修行方式頗為枯燥,很多弟子耐不住寂寞,中途棄了,轉道去修行《妙緣煉氣真經》了。
不過,還是有數千煉氣士,修行了他的《地脈水經注》,但修行境界大多處在煉氣初期,連改道河流的本領都未掌握。
張仲他自己是得了樹仙的仙緣,在樹仙的真靈世界,便將這《地脈水經注》修行到了煉氣後期的程度。
隨著他這四十多年來的踐行,已經走了十三個州,記錄了地脈五千六百七十二條,河流湖泊六千三百一十六條。
記錄的冊子,也積累到了十冊,文字記載七十餘萬字。
他的修為,煉氣已圓滿,神魂也越來越完足,他估摸著,很快他就能突破化神境界。
“咕嚕咕嚕!”這時候,宋水星的肚子餓的咕嚕叫。
張仲伸手在河中一點,一尾三斤多重的鯉魚就破水而出,飛到了他的手中,他道:“走,回去,今日上午吃魚。”
“好咧,師父。”宋水星開心地笑起來。
回到河邊結成的草廬,宋水星自己去殺魚烹魚,張仲則是在草廬內的案桌上整理書冊。
“師父,這書冊,咱們不給它起個名嗎?”
“起名?”
“是啊,那些著書立說的夫子,不都會起個書名嗎?咱們這,不可能叫無名書冊吧?”
張仲沉思,本來他是打算等將大衍三十六州的山川地脈,河流湖泊全部記錄後,再起一個書名的,但此時聽到宋水星如此說。
他思索了良久。
一個書名在他的腦海中緩緩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