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度娘解憂不了,那就只能自己想辦法了。

柳湘南下載了一個做飯的某果APP,再上面搜尋著“適合病人吃的”,但出來的答案,都是“適合糖尿病患者”之類的吃的。

無奈之下,柳湘南只得放棄了手機這種智慧工具。

用著她記憶中,每次她一生病,養父就會給她煮一碗素面。

她問廚房的人要了麵粉,自己和麵,等待麵糰醒面時,她又拿了一根胡蘿蔔出來。

上初中的時候,會有一些申請需要大人蓋章,但是刻章的集市太遠,為了方便,不麻煩養父她就拿了胡蘿蔔刻章。

有了第一次,就會有第二次,漸漸地,她發現雕刻也很好玩。

故而,時常會在做飯或者心情煩躁的時候,用胡蘿蔔西瓜等等為媒介,雕刻一些形狀來。

熟能生巧,經過七八年的練習,雕刻一些鳥類或者是花類的,不過是兩三分鐘的事情。

她雕刻了一株梅花,還有兩隻喜鵲在上面。

“哇。”

陳太蘭這時忍不住出聲感嘆:“少夫人,你這雕刻的刀工也太好了吧。”

柳湘南其實也算是從小到大都活在被人誇讚的生活裡,誇她成績好,誇她有善心,誇她有孝心等等。

但她依然還是會害羞。

“你謬讚了。”

她羞澀的笑了笑,便將雕刻好的東西放到了一旁,開始擀麵切細絲。

其實廚房裡有大廚自己做好的掛麵或者刀削麵等儲存,但是柳湘南覺得,煮掛麵未免有些太過敷衍路向北。

最重要的是,自己擀制的麵條,會有一種濃稠感,吃起來會感到溫馨。

掛麵,湯比較清,略顯寡淡。

別人製作好的面不能代表她的心意,她想將自己的感激和真誠的謝意都放在麵條裡。

因為路向北,不僅僅是她的救命恩人,還是她的人生導師!

一碗素面做好,柳湘南將麵條放在托盤上端上樓。

賈總管替她推開門,又很識趣的關上門,是一個合格的工具人。

路向北抬起眼,看到了柳湘南托盤上的麵條。

三根上海青,一個荷包蛋,還有一株胡蘿蔔雕刻的梅花與鳥。

從賣相上來看,不錯。

在看到柳湘南將托盤放到床頭櫃後,他出聲批評。

“形式主義少一點。”

柳湘南身子一僵,臉上因為尷尬而染上了紅色。

她又做錯事了!

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