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城。

顧名思義,因城中大街小巷皆生滿了紫荊花而得名。

紫荊花喜沃土和陽光,紫荊城因常年光照充足,日光溫和而舒適,四季如春,因此又名光城。

光城的紫荊花四季盛放不凋謝。

紫荊花皮果木花皆可入藥,樹皮花梗還可入藥,有解毒消腫之功效;種子可制農藥,有驅殺害蟲之功效。

城中百姓幾乎每家門口或者院內,但凡是向陽之處,都有那麼幾株紫荊花,生活不那麼富裕的,就用紫荊花瓣替代那茶葉泡茶喝。

“平一哥哥,你聽說沒有,城中心的紅葉茶鋪新到了一批紅茶,是紅葉城今年的新茶,說是口感香濃,卻不苦,富收斂性而不澀,聽著就好喝。”

被稱作平一的少年,側頭看了看身邊跟自己說話的小丫頭,個兒頭剛到自己肩膀,扎著的雙馬尾上各有一朵紫荊花樣式的紅色頭花,長長的頭髮都墜到了小蠻腰。

小丫頭穿著一身粗布制的紅色長裙,胸口繡著一朵盛放的紫荊花,這會正磋磨著一雙小手,眼裡放光,好像閃爍著那紅葉茶鋪賣的紅茶。

“小清禾,既然你都這樣說了,我這當哥哥的今天就豁出去,去買一兩這新出的紅茶來,讓你解解饞!”平一眼裡透著寵愛,摸了摸小青禾的小腦袋。

“哇,平一哥哥,真的嗎,”小青禾抬起頭,大眼睛撲閃撲閃的看著雲一,隨後又低下頭,兩隻手的食指在胸口打著圈圈,小聲的說道“那紅茶好貴的說,一兩估摸著得花你一月的零花錢,我們買個七八錢的紅茶泡一杯一人喝兩口就好啦”。(一兩=100錢)

平一聞言笑了一笑,卻是沒有出聲,城中心的紅葉茶鋪是紅葉城城主府開在光城的分鋪,鋪中最好的茶葉是靈紅葉,每年在光城只有十斤可賣,其中九成基本都被城中的四家望族和光城城主府內定了。剩餘一成放鋪裡售賣,售價高昂,算是鎮鋪的茶葉了。今年新到的紅茶正是靈紅葉。

平一帶著小清禾穿過三街五巷,擠過圍上來兜售瓜子花生的大叔大嬸,往紅葉茶鋪而去。

“哥哥,你看那紅葉茶鋪都被圍得水洩不通了,咱們怎麼進去呀!”小清禾小手指著前面的紅葉茶鋪,一跺腳,氣呼呼的道。那裡人山人海,只能看見一副寫著“紅葉”的茶鋪招牌。

平一一拍額頭,心裡暗歎:一年只剩一斤的靈紅葉可賣,當真是擠破了腦袋啊。

看了看四周,又看了看身邊的小蘿莉,帶著她怕是擠不進去了,不帶著放在這裡又擔心被哪個怪蜀黍帶走,這可如何是好,平一正一籌莫展,卻發現小清禾蹲下身子,從腳底下彷彿要揪出一個什麼東西來。

平一也蹲下身子,看著小蘿莉皺著眉頭,好像花了吃奶的勁兒,才把這個硌到自己腳後跟的罪魁禍首給揪了出來。

小清禾看著手裡的那一小塊碗狀的瓦片,瓦片顏色灰暗,表面隱有幾道裂紋,小蘿莉眉頭又是一皺:好呀,我要把你摔得稀巴爛,讓你硌到我!說完小手一揚,把手裡的瓦片對著旁邊的牆角就摔了出去。

平一的視線隨著瓦片移動,隨後卻是一愣,那隱有裂紋的瓦片,砰的一聲砸在牆上,不僅沒有碎裂,反而把青石鑄得牆角砸出一個淺淺的印子。

平一撿起彈到腳邊的瓦片,拿起來看了看,與牆壁接觸的邊緣,沒有受損的痕跡,還是一副布有幾道裂紋的破爛模樣,眉頭一皺,把瓦片先收了起來,打算回頭再去研究。

這時,又聽見小清禾驚訝的聲音傳來“平一哥哥,你看,你看天上…”,平一順著小蘿莉手指的方向望去,天空中正東方不知何時,已凝聚著一片烏雲,雲層厚實,漆黑如墨。雲團周圍,肉眼可見的看到一縷縷發著微光的氣流被吸了進去,平一順著氣流來源看去,氣流另一端卻是被紅葉茶鋪的屋簷擋住了。

平一心裡一緊,光城一年四季如春,光照充足,即使下雨,也不會出現如此大面積的烏雲,何況這烏雲好像還在吸取某些氣流狀的東西。

當即,平一把小蘿莉抱了起來,跑向了紅葉茶鋪邊上的紅葉茶樓,忽略了小二哥的招呼,順著樓梯噔噔噔的一口氣上了三樓,看了一眼東邊的方向,找到一個視窗,平一跑了過去。

三樓的位置,離地大約十多米,茶樓東面都是二層的房子,視野倒是開闊了不少,平一向東邊望去,那一縷縷發著微光的氣流看著皆像是從雲團的下方,方圓數十里的大地,四面八方向著空中的烏雲匯聚,因為遠處有光城的城牆阻擋,看不清具體來源,卻大概知道離光城約莫一二十里地。

“光城東面二十里,那裡是墓林,”光城名門望族裡,族譜中記載有名字的,方能葬於墓林,依對家族的貢獻大小,墓碑的高低、佔地的大小各有不同,各家族大同小異。如今整個墓林佔地已有方圓三到五里,光城名門望族祖祖輩輩死後都葬在墓林。平一目光一閃:莫不是墓林那邊鬧鬼了。心裡頓時一激靈,轉身抱著小蘿莉清禾,噔噔噔下樓去,店小二一句“歡迎客官下次光臨…”還沒說完,平一已經帶著小蘿莉轉過街角,不見蹤影。

平一把小蘿莉送到她的家裡,親手交給她的媽媽,這才轉身往自己家走去,小蘿莉家境一般,說不上富裕,但也吃飽穿暖,光城一年四季如春,土地肥沃,城裡的百姓大多都不缺吃穿,但吃穿也分高低,人之常情。

平一回到家中,先問了問管家,父母親現在可回到家中。得知還未歸來,便轉身又往門外走去,打發了要跟來的小廝,順手拿了兩塊桌上的糕點,便往東城門而去。

往東城門去的路上,平一心裡想著:父母親今兒一大早就去城東五里外的稻米地檢視今年稻米成色和收成,如今已是下午,應該在回來的路上了。那邊自家田地有三十餘畝,有僱傭的短工負責收割和裝載,父母親生性穩重,每逢穀物收割,總會親自檢視成色和收成,來年種植就更能多一分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