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 對獨立自主做事的渴望(第1/4頁)
章節報錯
就在李非為收錄機的銷售發愁的時候,他收到一份中秋國慶供貨會邀請函。邀請函是紅河縣五交化公司發來的,一張淡紅色的紙張上印有供貨商品目錄。腳踏車、電視機、洗衣機、電冰箱都有亮點,唯獨收錄機或缺。一看時間,還有兩天開始。李非突然眼前一亮:
機會來了!
他跟郭小海說,你通知司機,到倉庫上一百二十臺鳳舞收錄機,午飯後我們去紅河。
八十公里的道路走了兩小時。紅河公司的業務經理親自出面接待,帶李非參觀展臺。
業務經理叫應家平,是一個很精明的年輕人。誇讚李非說,還是李經理有頭腦,先人一步到會。來遲一點恐怕就只有殘羹剩飯了。
李非知道對方明裡是誇他,實則是在誇自己。誇自己生意好。
李非說,其實我今天來紅河有另一件事要辦,正好趕上你們這邊開供貨會,所以順便過來看看。
他必須表現出不經意,太在意對方往往使自己在討價還價時處於被動。
什麼事?
應家平隨口問了一句,完全是處於禮貌。
你們這裡的供銷商城在我那裡看了一款收錄機,要我們跟他們送貨過來。
應家平輕蔑地一笑:收錄機在我們紅河不好賣。
那是你們沒有好貨。李非嘲笑說。
收錄機大同小異,都是那個東西,有什麼好貨?應家平用不值一駁的口氣反駁道。
李非對郭小海說,小海你去拿臺樣品給應經理瞧瞧。
這“瞧瞧”兩字什麼意思?就是要讓對方長長見識。
郭小海很快去拿了一臺樣品來。開啟包裝,接上電源,放進一盤龍飄飄的歌曲磁帶。
一段清脆的笛聲響起,立即吸引了全場所有人的目光。接著是龍飄飄嘹亮圓潤的歌聲:山對山,崖對崖……
在場所有的人——不論是賣家還是買家,一起圍了過來。這當然是李非要的效果。
許多人不懂,試音帶的好壞對收錄機的效果是絕對重要的。龍飄飄的歌帶屬於最出效果的那種。
眾人交口稱讚:看這東西個子不大,音量還不小;音質也還不錯;還是雙卡雙帶;還有彩燈閃爍。當場就有進貨的客戶詢價,應家平連忙朝李非使眼色。李非心裡明白,只是笑而不答。
等眾人散開,應家平問李非,什麼價格供貨?
你猜猜。李非說。
應家平心想,這麼好的東西,供貨價至少在三百元以上。於是故意說,最多二百八十元。見李非噘嘴搖頭笑著,應家平淡定地搖了搖頭:要是超過二百八十元就太貴了!
李非拿過一張便籤,在上面畫了幾個字:調撥價:228。
所謂調撥價,這是當年計劃經濟時代的術語,感覺上比批發價還要低一點。
應家平把紙條拽在手裡,臉上的難堪難掩內心的驚喜。
你們車上帶了多少臺?口氣卻是異常的平靜。
李非故意問郭小海,我們車上有多少臺?
一百二十臺。郭小海一本正經地回答。
這些貨我都要了。應家平很大氣地說。
那不行,李非假裝著急的樣子,最多隻能給你一半。
應家平不由分說,喊來他的業務員,指著小海說,你帶他一起去倉庫卸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