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新軍第2鎮的總鎮就是華夏。

華夏因為在廣西平叛的表現不佳,帶著三千新軍打了將近兩年時間,遲遲都無法平定廣西境內的叛亂,甚至還不如李香君在川東的表現,而李香君所率領卻只是五千多女兵外加小部分川東土兵,這就讓華夏壓力山大。

所以這次,華夏是憋足了勁想要打一個勝仗。

華夏甚至親自上到了第一重銃臺,趴在護牆後舉著望遠鏡觀察敵情。

華夏的副官是個剛畢業的國子生,此刻顯得十分緊張,勸說華夏道:“總鎮,這裡太危險了,建奴的虎蹲炮一直就沒消停過,紅夷大炮和佛朗機炮也隨時都有可能發炮,所以我們還是趕緊返回到第二重銃臺的地堡吧。”

“怕什麼。”華夏道,“建奴有炮,我們難道就沒有炮?”

明軍當然也有炮,第2鎮除了直轄一個野戰炮旅和一個山地炮旅外,每個步兵營都配有一個虎蹲炮總,共計裝備27門虎蹲炮。

所以新軍第2鎮足足有450門火炮。

比如此刻,明軍的虎蹲炮也同樣沒有停過。

至少有10門虎蹲炮,一直在對著前方不到兩百步外的建奴銃臺勐轟。

只不過這樣的炮擊基本上沒什麼卵用,因為雙方的步兵甚至炮兵都躲在對方虎蹲炮打不到的射擊死角,所以基本上都是瞎雞兒打。

這時候如果從高空往下俯瞰,就能看到一副詭異畫面。

清軍修的最南邊的那個銃臺,距離最近的明軍銃臺已經不足三百步。

由於雙方民夫不敢地表作業,因為一露頭就會遭到對方的紅夷大炮或者虎蹲炮湖臉,所以這兩個銃臺的正面都沒修護坡。

但是這兩個銃臺的外圍壕溝卻要更寬。

而且雙方的民夫仍在持續的加寬壕溝,而且還是從南北兩個方向同時向著中間挖掘,所以中間的那一層“土牆”正變得越來越薄。

在土牆北邊,幾千個練勇還有八旗漢軍已經屏息待命。

在土牆南邊,明軍銃臺的外圍壕溝中卻不見一個明軍。

但在護牆垛堞中間的空隙處,2門4寸野戰炮、2門2.5寸山地炮還有6門虎蹲炮已經亮出了黑洞洞的炮口,對準土牆。

眼看著中間的土牆所剩無幾,華夏立刻命令民夫後撤。

數百個朝鮮人便立刻撤回來,外圍壕溝便立刻被清空。

很快,中間的那堵土牆便開始撲簌簌的往下掉落泥土,這就意味著對面的建奴民夫很快就要把這堵土牆挖穿。

華夏便立刻下令:“傳我命令,炮兵開始炮擊!”

一聲令下,10門炮便同時發炮,密集的霰彈頃刻間像暴雨般潑向前方土牆。

土牆原本就只剩下薄薄的一層,此刻遭到數以千計的鉛子轟擊後,轟然垮塌,瞬間形成了一個寬度超過一百步的巨大缺口。

幾乎同時,土牆對面便響起此起彼伏的哀嚎聲。

卻是土牆對面的建奴民夫遭到明軍霰彈的波及。

還沒等煙塵散開,早就等候多時的建奴練勇便拿著鏟子衝殺過來。

這些建奴練勇一進入明軍銃臺的外環壕溝之內,就拿著鏟子在地上瘋狂挖掘,然後很快就挖出來好幾顆地雷。

“入娘賊,找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