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在靜海縣衙大堂內。

洪承疇正看著面前的清單發呆。

損失紅衣大炮200門,損失自生火銃6000餘支,陣亡八旗漢軍4200餘人,陣亡綠營兵2100餘人,損失火藥20000餘斤……

後面還有一長串數字,洪承疇已經不想再往下看。

這個損失,屬實讓洪承疇感到觸目驚心,太可怕。

昨夜之前,洪承疇其實還是有一些看不起閻應元。

如果用一句話來形容就是,世無英雄,使豎子成名耳。

洪承疇更加願意相信,閻應元就是運氣好,沒有碰上真正的名將。

多鐸、代善在洪承疇看來根本稱不上名將,不過是兩個莽夫而已,帶同樣兵,洪承疇自謂可以將多鐸之流打得潰不成軍,代善就更不必多說。

至於多爾袞,洪承疇也只承認他的政治手腕高明。

論軍事造詣,洪承疇說實話也是不大看得上多爾袞的。

就軍事而言,洪承疇真正佩服的就一個人,那人就是黃臺吉。

所以在交手之前,洪承疇還是很有信心的,覺得擊敗閻應元、切斷明軍糧道不過就是小菜一碟,根本不費勁。

說到底清軍有十幾萬大軍,明軍才萬把人。

火力上雙方更是極為懸殊,沒半點可比性。

然而昨晚上一番交手下來,洪承疇才發現,他完全不是對手。

他苦心孤詣、精心設計的調虎離山、聲東擊西被人一眼看穿,半點不起作用,然而人家設計的欲擒故縱、連環計他卻掉入轂中。

想到這,洪承疇不免又仰天長嘆一聲。

洪承疇此時終於可以理解三國志通俗演義之中周瑜的心情了。

既生洪,何生閻?輸給黃臺吉還不夠,還要他再輸給閻應元?

洪承疇坐在那裡長吁短嘆,侯方域臉上的神情也是陰晴不定。

侯方域其實是想要諷刺洪承疇幾句的,起初你不是挺牛的麼?還說什麼閻應元的欲擒故縱計玩大了,可最後怎麼就稀裡糊塗敗了?

但是看到洪承疇此時長吁短嘆的樣子,侯方域又有些不落忍。

更主要是侯方域擔心洪承疇喪失信心,洪承疇不能喪失信心。

主子還指著洪承疇切斷明軍的糧道呢,他還有歸德的整個侯家都指著大清能夠贏得這場滅國大戰呢,他還要崇禎跪在他腳下求饒!

這一切的一切都要透過打贏這場滅國大戰來實現。

所以洪承疇不能喪失信心,必須打起精神來繼續跟明軍較量。

當下侯方域勸道:“洪部堂,勝敗乃兵家常事,昨夜不過小敗,不足掛齒,等下次汲取教訓重新贏回來便是。”

“不足掛齒?”洪承疇苦笑。

“總共500門紅衣大炮,一次就損失了200門,這叫不足掛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