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3章 參謀制度(第1/3頁)
章節報錯
在北京睿親王府東暖閣。
確定好了總體戰略之後,再就是具體的防禦部署。
洪承疇手指著地圖說道:“主子,明軍有水師之利,可以保證水路運輸暢通無阻,而水路運輸的耗費又遠低於陸路,即便是到了冬季河面結冰,仍可以藉助冰爬犁轉運輜重,不出意外明軍定會沿著河流進軍。”
多爾袞深以為然,這一分析無疑是相當令人信服的。
洪承疇接著說道:“所以,在浮河、潮河、沙河、定流河以及葫蘆河的河口附近都需要駐防重兵,這其中又以潮河以及衛河最為重要。”
“衛河沿岸已然遍佈銃臺,只要需加強兵力即可。”
“潮河沿岸需要搶先修築少量銃臺,更需在河口附近駐屯重兵。”
洪承疇還是老辣,不光想到修建烽火臺提供預警,而且預判了明軍的作戰方略以及可能的登陸點,屬實厲害。
不過很遺憾的是,建奴和大明在頂層軍事架構上已經不在一個層面。
建奴採用的仍舊是原始的幕僚制度,也就是召集一幫幕僚建言獻策。
然而大明的軍事架構已經從幕僚制度進化成了參謀制度,並且引入了兵棋推演,可以透過參謀們在兵棋推演中的對抗,推演出各種各樣的戰場走向。
所以,洪承疇個人再厲害,也不可能打得過成體系的參謀制度。
當然,參謀制度的優勢絕不止這點,參謀制度相比起幕僚制度,最大的優勢其實是對軍隊的統籌、部署以及指揮排程。
隨著第一期國子生的入役,明軍已經真正建立起現代參謀制度。
上傳下達、物資調配、兵力排程以及行軍佈陣等,都開始透過參謀制度來完成,下一步就是要完善參謀培養制度。
因為現在的參謀制度沒有級別劃分。
也就是說,此刻在彝倫堂中參與軍事會議計程車子,與那些下派到旅、營甚至哨級單位擔任參謀計程車子,在級別上沒有任何區別,都是給事中。
但是將來,這些士子或者說參謀肯定要劃分級別。
軍銜制度早晚要引入,軍隊還是需要劃分上下等級。
總而言之,明軍已經初步具備了現代參謀制度的雛形。
這一點上,多爾袞雖然也有所察覺,並且也做了努力,就是在設立進士營失敗之後,又讓孟學禮他們三個搞了一個舉人營,並且給予生殺予奪大權。
孟學禮他們仨也確實按照士子營的做法練成了舉人營。
然而可悲的是,孟學禮他們只學到了皮毛,未得精髓。
稍稍停頓片刻,洪承疇又道:“若不出意外,我大清兵將會在潮河沿線與明軍展開長時間的對峙,只等明軍師老兵疲或者其他方向有變,明軍被迫退兵之時,我大清兵就可以趁機發動反擊,就算不能全殲明軍也必然可以重創之!”
這時,范文程提出質疑道:“亨九,不知道你是否想過一個問題,萬一明軍不準備沿著潮河進兵,如之奈何?”
侯方域也附和道:“說的是,北海的海岸那麼長,何處不可上岸?”
多爾袞、寧完我以及祁充格等滿臣的目光也紛紛落在洪承疇的臉上。
洪承疇卻擺手說:“繞不開,明軍不可能也不敢繞開水路,改走陸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