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不置可否。

眼下大明的敵人已經從流賊變成建奴。

不過崇禎並沒有對黃得功多說什麼,說了他也不明白。

崇禎問黃得功道:“靖安伯,能否先借給朕六千兩餉銀?”

“聖上何出此言?”黃得功急忙又伏身在地,惶然說道,“臣軍中所有餉銀都是大明朝的,也都是聖上您的,何言一借字?”

“呵,朕失言了。”崇禎擺手道。

“那就有勞你調撥六千兩餉銀過來。”

“臣這便去取來。”黃得功起身往回走。

崇禎又把兀把炭、猛可兔等十個夷將叫過來。

既然已經回到江南,接下來也就到了輪功行賞的時候了。

不必諱言,這次總共行程超過五千裡的大迂迴,大撤退,絕對是個軍事奇蹟,崇禎現在想起來都跟做夢似的。

而他之所以能活著回到江南,一千夷丁可以說居功至偉。

所以無論為了酬功還是為了籠絡人心,都必須有所表示。

“在察哈爾草原上朕就曾跟你們說過,只要你們護著朕平安回到南京,朕就賜給你們爵位,讓你們成為大明天朝的貴族!”

“現在,朕已經站在了長江邊上。”

“江對岸就是南京,你們已經完成了護衛任務。”

“而朕,也該兌現自己的承諾,賜給你們爵位。”

聽到這,兀把炭、猛可兔等十個夷將頓時激動起來。

爵位啊,皇帝要賜給他們爵位,他們馬上要成貴族了!

作為一個蒙古人,夷丁們對於貴族的概念可謂根深蒂固。

草原上,貴族的數量非常稀少,大多數人只是貴族的奴隸。

而且貴族擁有各種各樣的特權,對奴隸想打就打,想殺就殺,對奴隸的妻子或者女兒也是想睡就睡,奴隸甚至都不能反抗。

因為大扎撒令規定好了,奴隸只是貴族的財產。

頓了頓,崇禎又說道:“朕現在就敕封你們十人為忠勇男!”

提拔官員需要內閣吏部,但是敕封勳爵可以由皇帝一言而決。

只不過,大明朝的皇帝對於敕封勳爵都極為吝嗇,而且所敕封的大多都是伯爵以下的子爵以及男爵,侯爵伯爵很少。

至於公爵更是鳳毛麟角。

到了嘉靖年間,覺得子爵、男爵的數量有一些多,已經對國家財政造成一定負擔,便索性將這兩個爵位革除,舊有爵位也不認。

所以說,老朱家對官員外戚真是一以貫之的吝嗇。

這個問題主要出在根上,也就是朱元璋,防賊似的防著外戚。

這點上,反而是建奴慷慨得多,建奴在進關之初,就敕封了一大堆的侯爵,連許定國這樣的垃圾都混了個一等精奇尼哈番(一等子)。

建奴甚至連王爵都能說封就封,比如吳三桂和三順王。

滿清最終能夠入主中原,透過大肆封爵來拉攏漢族地主階層就是一大原因!

正是因為滿清的大肆封賞爵位,使得降清的明軍以及大順降將們幹勁十足,打起自己人來比建奴還要更來勁,短時間內便席捲了大半個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