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銓看到這些個評論,開始思索起這句“我姓曾”背後的堅硬而沉重的現實。

在這樣的一個“神回覆”背後,其現實意義在哪裡呢?

朱銓在進行街訪時,並沒有注意到這位曾先生的表情,他只覺得,能夠接受國視的採訪,對於普通人...不對,就算是對於一些名人來說,那也是極其榮幸的。

所以,朱銓又怎麼會注意到那位曾先生的內心是拒絕的呢?!

哎,這大概就是“你幸福嗎”為啥遭受“神回覆”的原因所在吧!

可以說,人們對於幸福的理解各不相同。

有人認為,自己是乾旱地區有水喝就是幸福,可在不缺水的地方這就不是幸福,他們的幸福可能是多掙錢;

出門在外長途跋涉的人,有人給碗水喝,覺得很幸福,但對於富得流油的那些人來說,這根本就不是幸福,他們的幸福可能是想娶最美的美女做老婆,比如富豪們的徵婚廣告。

不一而足的幸福感受,不一而足的生活環境,不一而足的對於幸福的追求與渴望,造就了千差萬別的幸福觀。

想明白了這些,朱銓這才認定了這就是“你幸福嗎”屢遭“神回覆”的必然。

畢竟,誰都無法迴避現實對於每個人的考驗,誰都不能用自己的幸福觀去衡量他人的幸福是什麼。

想到這兒,朱銓算是明瞭了。

但是無論怎樣回答,都真實地表達了人們的思想,起碼他們沒有造假的嫌疑。

“小朱啊,你看到這裡面的負面評論了沒?”

編導蔡順禮拿著手機,點開了一個剛剛朱銓才看到的高贊評價,蹙著眉頭問道。

瞥了一眼菜編導的手機螢幕,朱銓不卑不亢,頗為自通道:“蔡編,你別擔心啊!像這個的評論怎麼能夠被叫做‘負面評論’呢?”

“難不成叫什麼?”編導蔡順禮苦笑道:“總不能叫好評吧!”

“真實評價啊!”朱銓隨即回答道:“蔡編,你不覺得,得到這樣真實的回覆,才是我們這個社會最為理性的本質之所在嗎?”

呃...

蔡順禮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小朱啊,這個系列採訪就靠你了!”

盯著朱銓看了半天,蔡順禮在腦海裡天人交戰著,思索了好一會兒,最終還是上級領導們對於此次系列採訪稱讚不已佔據了上峰。

對於國視的節目,尤其是新聞類節目來說,在國視的中層工作人員的眼中,主要是做給領導看的,而不是給普通老闆姓看的。

因此,領導說好,那就是真的好。

至於普通的老百姓,如果喜歡,那自然是好的,如果不喜歡,那也無傷大雅,只要沒有原則性的錯誤,都可以置之不理的。

別的不說,就拿每年除夕夜的壓軸大餐“春晚”來說吧!

這個春晚都被‘罵’了多少年了,民眾們希望上去的節目鮮有耳聞,不想看到的節目卻比比皆是。

每年的春晚居然成了民眾們的“吐槽大會”,每個人都不是在看春晚,而是在看吐槽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