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最後正方舊減窪隊的倒計時“嘀”的一聲結束後,眾觀眾以及朱銓等參賽選手,還有蔣建昌等坐在後臺休息室的人,心都緊張起來。

雖然專業人士都是判斷華國隊佔據絕對的優勢,但是,這畢竟是比賽,評判權是在評委手上,結果沒有出現之前,任何事情都是可以發生的。

主持人岑縈控場道:“謝謝正方舊減窪隊四辯同學。在這一片善惡聲中,人性到底是什麼呢?還是讓評判專家們去傷腦筋吧!接下來我們請評判團退席!我們稍後見。”

評委們有十分鐘的時間來商討投票,從而決定誰勝誰負。

蔣建昌將過去懷揣在胸口處藏了起來,與孫強和吳天一起到臺下與朱銓等四位參賽隊員匯合。

眾人都在焦急的等待著,需要蔣建昌作為領隊給他們穩定情緒。

“你們四個發揮的很不錯,很出色!”

蔣建昌的第一句就是讚揚與肯定。

“蔣隊,我感覺我們會贏得比賽的!”

姜豐的臉上很是自信。

“我也覺得!先不說前面的階段我們就按著對方在打,就憑兩個隊在最後結辯時的狀態,那簡直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啊!”

餘磊也是相當的自信,一針見血的指出了舊減窪隊的不足與己方朱銓的出色發揮。

“贊同!”

蔣舸言簡意賅,兩個字就表達了自己要說的意思。

“都是隊友們發揮的好!在前面壓制了對方,我才有時間來合理的分配各個論述的方面,有的放矢的對舊減窪隊形成攻勢!”

朱銓被眾人誇獎著,不好意思的撓了撓頭,說道。

結辯手常常有這樣的誤解,那就是邏輯方面的工作,隊友已經作得很好了,在結辯時只要將氣勢推上去,只要將寫好的結辯陳詞朗誦出來就完成任務了。

但實際上,結辯手在結辯時一定是要更要進一步明確己方邏輯基礎的。

這點,朱銓做的相當不錯。

所以朱銓佔據勝利的最大功勞,實至名歸。

隨著評委們開始幕後商議冠軍是那個隊時,《奇葩說》的眾參賽選手還在微信群裡面分析著朱銓剛剛的結辯詞。

【肖肖:各位大佬,參加過大專辯論賽的前輩們,給我們講講這個朱銓最後的結辯詞唄,讓我們也提高提高。】

【楊七水函:就是就是,我等凡人,著實不懂這上面的門門道道啊!】

【範禾甘:@馬微微@黃中執@週一玄...快出來吧!】

【詹青雲:求解密!】

【馬微微:中執大佬、一玄大佬,兩位隨後,我先拋磚引玉一下!】

【馬微微:正方出現的兩個困境,大家都是知道的吧!而事實上,反方同樣面臨相似的問題“惡花是如何結出善果的”。】

【馬微微:這時就要求結辯將己方的邏輯體系闡明給評委和觀眾,因為這已經是最後的機會。如果這時仍然沒有讓觀眾和評委接受自己的邏輯基礎,則無論如何不能說這樣一篇結案陳詞是成功。】

【週一玄:@馬微微,沒有什麼拋磚引玉的,咱們一同分析解釋。正如微微說的,在將己方的邏輯體系闡明給評委和觀眾的時候,朱銓顯然比上述幾位所說的都要做得更好。】

【週一玄:反方跳出邏輯困境的基礎實際是,人與人相互交往要求抑惡揚善,而在駁論之後,朱銓立刻擺明了己方的立論邏輯基礎。在這之後,他進一步從四個歷史事例證明如果不抑惡揚善人類會怎樣,從反面再次證明己方邏輯基礎。】

【黃中執:剛剛一玄說的是第一次深化,第一步推理,得出結論是人類經由歷史教訓認識到要抑惡揚善。人類認識到抑惡揚善,是在社會生活中實現的,目的是為了社會生活順利進行,而抑惡揚善要實現,就要透過教化,因此,我們需要社會教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