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下面的第三句,第一時間請導播準備3到5分鐘的廣告時間。

這是朱銓立即給幕後工作人員提出即時應變方案。

什麼叫”牽一髮而動全身”?

這就是!

對於一個直播的電視節目來說,觀眾們看到的是臺上的歌手和主持人,但看不到的是幕後數量龐大的製作團隊,而這裡面的每個成員都會影響到到現場直播的效果。

要知道這種體量的直播節目,現場光工作人員就有數百位,規則與準備都非常充分了的。

撒北檸作為臺前的一分子,他的退出直接打亂了節目節奏,大家都聽到了他說“放棄”的時候,不用做太多事兒的場下觀眾是如何鬨然了。

那還有導播、攝像、樂隊吶?

如果是錄播, ok沒關係我們可以中斷錄製來解決下問題,然後把該剪的剪掉。

但這會兒直播,電視機前都在看,技術延遲的幾分鐘救不回來。

此時不要全指望導演來做決定了,主持人就是指揮官,要從全域性出發,給導播一個指令,以免稍後主持人後臺溝通,畫面跟不上,導致播出事故。

因此,這一刻朱銓只能硬著頭皮拖延寶貴的時間,用自己的經驗來做安排。

第四句的意思也很明顯,表明了自己下面要說的話可能不會那麼客氣。

因為主持人也是人、也有情緒!

但是,話又說回來,作為主持人,說話不能說死,不小心說錯話就是給臺裡招黑。

何況這是突發應變,朱銓自己不能保證沒有瑕疵,導致在事後評判的時候不利於自己或者國視。

在這兒先做個免責宣告。

說好了,既是自己的,也是團體的;

說錯了,那就是我的,不是團體的。

這叫“有可能”。

這是主持人的職業素養,也是日常技巧。

不過,朱銓那句二十二歲進入到國視,似乎已經向眾人官宣宣了自己未來要留在國視。

之後,接下來說自己身上有國視的很多烙印,包括所謂“沒事兒,不惹事兒,事兒來了,也不要怕事兒”。

這是給朱銓自己定心的意思,也有給撒北檸定心的意思,還有給臺裡定心的意思。

畢竟這一退賽,直接面對事兒的是朱銓他自己。

可當節目播出完,捱罵的可能就是撒北檸、節目組以及國視臺了。

最最最重要的,這句話完全是說到評委們的心坎上去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