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大元使團(第1/2頁)
章節報錯
接下來,一連過去七天時間,整個皇宮都是一片平靜,早朝每日都會準時開始,太子和淮王也都不曾缺席,皇宮中也是一直沒有任何訊息傳出。
對於前幾日在皇宮後山所發生的那種恐怖的異象,大夏並沒有作出任何解釋。
這也是太子與淮王所商量好的, 大夏表現的越平靜,那其他勢力就越懷疑。
任憑這些人自行猜測就好了。
而也正是大夏的這種態度,讓其他勢力心生忌憚,雖說那一日的雷劫極為恐怖,整個九州,不論是誰迎上都難逃一死,但是,當日面臨雷劫的,畢竟是夏皇, 那個九州的千古一帝,當今天下的武道第一人。
這些年來,就算夏皇始終閉關不出,可在整個九州,全天下的人心中,威勢仍舊沒有減弱分毫。
而且,那一日,夏皇出關,整個九州天地隆隆而鳴,天音滌世,震盪不休的場面至今還縈繞在無數人的心頭,可以說, 修為越高,越能體會得出夏皇的恐怖。
反倒是那些修為一般的武者, 甚至一些普通的尋常百姓,其實並看不出來什麼。
也正是因為知道了夏皇的恐怖, 那種身與天地合, 一舉一動, 舉手投足都有動搖天地的無上威勢,很多人都是拿捏不準,夏皇到底有沒有破入天人境?
這主要也是因為,夏皇在天下積威已久,有不少人都覺得,儘管雷劫恐怖,但夏皇也未必就會死在其中。
這些人中,甚至有不少的先天境武道大宗師,就連公孫先生亦是如此,哪怕親眼看到了那一團劫灰,心中直到現在都是不敢相信,夏皇真的死去了。
當然,一團劫灰並不足以說明什麼,哪怕親眼目睹了這一幕的那些王公大臣,以及各路權貴,都不敢一口咬定,夏皇真的死了。
連他們都是如此,更遑論天下其他人了。
此刻, 皇宮當中, 剛上完早朝的太子遣退了一眾王公大臣和太監宮女,與淮王來到了一間大殿當中。
四下無人,太子的臉上湧現出了一抹濃濃的疲憊,自那一日過後,太子直到現在都沒有合過眼,就算他有一些武道修為在身,此刻也是有些即將支撐不住了。
但太子知道,他不能倒,他要是倒了,大夏就完了。
這時,太子看向一旁同樣神色略顯憔悴的淮王,憂心忡忡的道:“皇叔,父皇他……他真的……”
後面的話,太子已是說不出口。
淮王神色平靜,道:“殿下,不論皇兄發生了什麼,眼下這些都不是你現如今該考慮的,皇兄神威鎮世,氣運滔天,事情未到最後一刻,誰都不敢下定論,皇兄一定會如何。”
“現如今,殿下你應該考慮的,是該用何種辦法穩住天下。”
其實,還有一句話淮王沒有說,那便是,不論夏皇是否隕落了,就算是消失了,只要他一直不現身,那又跟隕落有什麼區別?
太子面露憂色,他亦是知道,這種事無法一直拖下去,時間一長,夏皇始終沒有訊息傳出,所有人都會懷疑。
這就與夏皇一直閉關不出是一樣的道理,時間一長,天下人自然會忍耐不住,想要一探究竟。
畢竟,自上古之後,九州再也沒有哪怕一位天人境的武者出現,儘管所有人都認為夏皇震古爍今,但想要突破天人境,只怕也沒有那麼的容易。
要不了多久,天下間說不定便會有流言四起,甚至,現如今有不少的有心人,都在想盡各種辦法,想要試探大夏。
除非,夏皇即刻現身,坐鎮天都,天下自然會再度陷入平靜,一切的流言和猜疑將不攻自破。
但是,若是將希望賭在這個上面,是極其不現實的行為,這樣一直拖下去,也不是辦法。
畢竟,都已經過去這麼多天了,夏皇能出現早就出現了,現如今只有兩種情況,要麼夏皇真的隕落了,要麼就是身負重創,在某個地方養傷。
但是,就算是養傷,依照夏皇的性格,也不會沒有一點訊息傳到皇宮,因為夏皇自己也是知道,他的消失,對大夏意味著什麼。
夏皇,可以說是大夏的脊樑,是支柱,現如今支柱沒了,整個大夏會發生什麼,自然不言而喻。
太子深吸一口氣,強自壓下心中的憂慮,對淮王道:“皇叔,現如今,只有一個能匹敵天下的強者出現,我大夏才能再次陷入安穩。”
淮王聞言,微微頷首,對於九州這樣一個武道至上的世界,高階戰力自然極為重要。
太子見淮王同意,又道:“皇叔,你可知靖天司的大統領,以及明鏡司的鏡主,他們二人的下落?”
自二十三年前,夏皇閉關之後,靖天司大統領與明鏡司的鏡主二人也是雙雙消失,不知所蹤,大夏的“一監兩司”,只有欽天監的監主,這麼多年以來,一直坐鎮在大夏天都當中。
淮王聞言,微微搖頭,道:“本王不知,當年,皇兄在閉關前,曾單獨接見了靖天司的大統領與明鏡司的鏡主,自那一日後,兩人便消失在了世間,皇兄交給了他們倆什麼任務,他們倆去了哪裡,做了什麼,除了皇兄以外,應當沒有人知曉。”
這時,淮王眸光一閃,望向天都的某個方向,道:“或許,欽天監的監主也會知曉。”
畢竟,世人皆知欽天監的監主修有天人望氣術,可上觀星斗,下觀地脈,足不出戶,便可掌握天下大勢,若說這九州誰知道的隱秘最多,欽天監的監主,絕對是其中之一。
聽聞淮王此言,太子臉上露出了一絲苦笑,他當然也知道這一點,只不過,在夏皇消失的第二天,他便派人去欽天監想要詢問監主,結果派去的人連欽天監的大門都沒有找到。
隨即,太子也是把這個情況告知了淮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