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三年,臘月廿三,大吉

晴空萬里,透徹燦爛的烈陽驅散了冬日綿綿的寒意,清風拂過荒野,依稀可見前方有幾隻斑點小鹿在蹦躂,數萬燕師從鎮江出發,奔赴金陵。

“嗖!”

箭矢撕碎空氣,攜帶著破風聲猛地穿過了一頭梅花鹿的脖子,噴湧出暗紅色的鹿血。

梅花鹿倒在了地上,身體抽搐,其他小鹿見狀嚇得驚慌失措,四散逃跑。

“高陽郡王好箭術!”

“一箭穿喉,好犀利啊!”

行軍隊伍之中,眾人鼓掌讚歎。

而射箭的,是一個手提弓箭的少年,身材魁梧高大,面色冷淡。

高陽郡王朱高煦,朱棣的二兒子,有尚武之風。

張輔這二貨直言直語:“跟祁王殿下比起來還差了點,我可是親眼見過,祁王殿下那可是隔著三百步一箭射死了鎮江守將,當真是驚為天人!”

“你個狗籃子少說兩句吧。”一側的朱桓說道。

朱高煦平靜的說道:“我為什麼要和祁王叔比?”

“遇到比自己更強的人,難道你就沒有挑戰的想法嗎?”張輔納悶兒的說道。

“祁王叔本就比我強,我為什麼要有挑戰的想法?”朱高煦思維清晰的說。

“你難道就沒有好勝的慾望嗎?”張輔震驚了。

“我為什麼要有?”朱高煦淡淡的說:“難道承認自己比別人差勁很難嗎?”

張輔半天憋不出來一句話,屬實是被朱高煦打敗了。

其他人也都沉默了,面對朱高煦這樣的人,他們實在是不知道說些什麼好。

“那你習武的意義是什麼?”張輔問道。

朱高煦說道:“我為什麼要告訴你?”

“那你射梅花鹿,不就是想證明一下自己嗎?”張輔說道。

朱高煦淡淡的說:“你若是和梅花鹿打,誰勝誰負?”

“那自然是我!”張輔自信說道。

“既然如此,若是我想證明自己,為什麼不射你?”朱高煦搖了搖頭,憐憫的看著張輔:“腦子是個好東西,可惜你不用。”

張輔楞了一下,心中一萬頭草泥馬在奔騰。

這特麼什麼邏輯啊!

一旁的朱桓人都快笑抽了。

他原本以為張輔的“社交牛逼症”已經天下無敵了,沒想到朱高煦這個“邏輯牛逼症”更勝一籌。

當真是一物降一物啊。

……

朱棣決定將軍隊遷至金陵後,動作迅速,沒過幾天就開始行動了。

考慮到效率原因,軍隊分成三路,一路由燕王府左軍主將朱能率領。一路由朱棣親率,為中軍。最後一路由朱桓率領,以五萬魏武卒為主力軍,虎豹騎和白馬義從為先鋒騎兵,而張輔暫掌燕山左衛,聽從朱桓指示,朱高煦是張輔的副官。

朱棣此舉倒不是在監視朱桓,畢竟燕山左衛只有五千多人馬,給魏武卒塞牙縫都不夠。

實際上,朱棣的目的是讓朱桓“帶孩子”。

朱棣相當看重張輔和朱高煦,雖然兩個人一個有“社交牛逼症”,一個有“邏輯牛逼症”,但打起仗來卻是一點都不含糊,既能坐鎮中軍運籌帷幄,亦能上馬衝陣浴血搏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