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界。

卻說唐三藏師徒四人經過八百里獅駝嶺後又是一路向西,經歷了數月來到了一國,已是寒冬時分。

此時唐三藏一行人已經來到了這比丘國,也是所謂的小兒城,此時佛教也好天庭也罷,卻都在天庭上的一場鬧劇,卻不曾發現這有些不對勁的下界。

王宮。

「宣唐朝聖僧覲見。」

宦官嘹亮的喊聲下,只見一位身披錦斕袈裟,頭戴金頂毗盧帽,手持九環錫杖相貌堂堂的唐三藏踏著四方步穩健的朝著王宮內走來。

走進這金碧輝煌的王宮內後,只見金色龍椅王位上坐著一位精神有些疲態的中年國王,此時看到唐三藏這幅氣勢後更是露出了一絲猶豫之色,不過深藏的很好。

「唐長老既然為大唐聖僧,寡人更是聽聞長老收了幾個弟子,當真是有道行的高僧啊。」

就在這位比丘國的國王滿臉笑容誇獎時,一旁端坐在金色椅子上的道人卻是輕輕咳嗽了兩聲。

只見這道人身上穿一件綿絲鶴氅,腰間繫一條紉藍三股攢絨帶,足下踏一對麻經葛緯雲頭履。手中拄一根九節枯藤盤龍柺杖,胸前掛一個描龍刺鳳團花錦囊。玉面多光潤,蒼髯頷下飄然,當真是一副道家高人的氣派。

「這位乃是國丈。」

隨著國王的介紹下,唐三藏露出了笑容看著這位道骨仙風的道人,而這道人卻是眯著眼露出了一副傲慢之氣。

「你便是從東土大唐而來前往西天取經的唐三藏?」

看著氣勢洶洶的道人,唐三藏也是淡然一笑彷彿直接無視了對方,而這國丈見狀後頓時一怒,不由的露出了意思慍怒道:「唐三藏,你也太過無禮了!」

然而面對這位國丈,唐三藏卻是搖頭道:「貧僧何來無禮,是國丈無禮才是。」

此時這位國丈也不想裝下去了,直接冷笑一聲,對著國王拱手道:「陛下,貧道算出這位取經人唐三藏乃是天生的靈氣,其胸膛內定然有一顆能救治陛下的心肝。」

「自此一味藥引,自此便再也無需尋找城內小兒心肝也。」說道這裡時這位國丈更是冷笑的轉過頭來,目視唐三藏道:「唐三藏,你們佛教不是講究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嗎,如今吾比丘國國王病重,只需汝胸膛內的一顆心便可拯救滿城的小兒。」

「不知唐三藏你這位前往西天取經的聖僧可願救我王呢?」國丈這句話說完後,此時端坐在王位上的國王頓時露出了希翼之色望著唐三藏欲言又止的模樣。

他自然想要拿大義壓迫這位唐三藏的和尚了,可同樣這位唐三藏的通關文牒他也看了,人家尅是正兒八經奉唐王之命而來的啊。

這已經不是一個和尚的問題了,而是國與國之間的問題,雖然這所謂的大唐相隔何止萬里之遙,但這一路上走過來的國家也不少啊。….

他前腳對著和尚一動手,後腳這唐三藏路過的幾個距離他這比丘國近的國家知道後,直接以這個理由便能發起滅國之戰,這便是他的擔憂。

國王忐忑又希望的目光望著唐三藏,同樣還有國丈那冷笑嘲諷的目光,而此時唐三藏卻是笑著雙手合十。

「阿彌陀佛,區區一顆心肝而已,只要能救得滿城的小兒貧僧自然捨得。」

唐三藏如此誇海口下,頓時國王露出了喜出望外的神色,他已經想好了,到時候好好賞賜下這和尚的徒弟,讓這和尚的幾個徒弟代替他去取經,這樣一來便沒事了。

而這國丈聽後卻是露出了驚愕的神色,雙眸中更是透著一股不敢置信的模樣望著對方,而唐三藏卻是笑著望著他。

「朕得一疾,纏綿日久不愈。幸國丈賜得一方,藥餌俱已完備,只少一味引子,

特請長老求些藥引。若得病癒,與長老修建祠堂,四時奉祭,永為傳國之香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