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的場景在不斷後退,與車同行的人卻靜若止水。

郊區出生的陸雲從沒有真正地乘坐過車輛這一工具,帶給他的體驗著實新奇,特別是當它以尋常人絕不可能擁有的速度疾馳時,更是令他感到不可思議。

而向顏他們也是一樣,都正趴在貨車後座的窗邊,瞧著窗外飛速略過的風景,此刻的他們才卸下了南區孩子的過分早熟,露出了與年齡相仿的神情。

唯一沒什麼波動的只有陸雲的母親白文蘭,她像是已經坐慣了車輛,一點都沒有好奇或是驚歎。

“媽,你以前坐過車嗎?”

母親原本居住在更南邊的地方,陸雲父親在一次運輸工作中與她偶遇,並一見鍾情,在經過了一段不算漫長的熱戀之後,便結了婚。

再後來,就有了陸雲,父親在工作小有積蓄之後,帶著他們母子一同來到了N(14)區,陸雲從小長大的家,就是他父親在他出生後沒多久買下的。

這些年裡,陸雲沒怎麼和母親談論過過去,因為他隱約記得小時候他無意間提起了一次父親,原本愛笑的母親就沉默了整整一晚上。

所以,後來有關於母親過去和父親的話題,就被陸雲刻意迴避了。

這一次不知怎的,陸雲直接問出了這句話,說出口時他才驚覺自己可能不該問這個,因為父親曾在市區和郊區之間從事運輸工作,母親可能是在那時坐過幾次車。

“嗯,坐過幾次。”

白文蘭看上去很是懷念,但沒有多說下去的意思了,陸雲也就沒再多問。

很快,貨車就開上了公路。

連通郊區,蔓延至廢墟,這不知盡頭的公路它的起點並不是郊區,市區也與郊區一樣擁有著公路。

只是陸雲不知道,這公路夜間注意事項,在市區的夜晚是否也要遵守?

以以太為動力源的車輛比之戰前要快上許多,並且沒有噪音也沒有汙染,但因為造價不菲,而且材料稀缺,郊區一般不會浪費它來做車。

沒有汙染這一點陸雲倒是可以肯定,只是這比戰前的車是否快上很多陸雲就不知道了,他唯一能確認的是,這四輪機械的確要比人走得快上許多。

沒幾分鐘的功夫,貨車就開到了“市郊線”。

市郊線雖說叫線,但實際上不是一條畫在地上的扁平直線,或者說正相反,它其實是一面阻隔了郊區與市區,高到幾乎頂到天幕的巨大隔牆。

這面巨大的隔牆在居住區建立之初就已存在,而當時甚至還沒有郊區市區之分,也不知道以太公司建造它是為了什麼。

只是後來所有人都將之視為市區與郊區的分界線,便有了市郊線這一名字。

如今,也沒多少人願意去深究它建造的真正意圖了,對許多郊區人而言,這不過是他們至死都想跨越的飛昇之壁。

市郊線雖然很高,但卻神奇地不會形成陰影,這也是為什麼位於以太公司的以太塔,能夠不分市郊,照耀整個居住區的原因。

市郊線現在的主要作用就是阻隔想要偷渡進入市區的郊區人,同時也遮擋了雙方的視線,市區看不到郊區,郊區也看不到市區。

它大部分時間會根據環境改變自己的顏色和外貌,從而使其的存在不讓人感到突兀,事實上,如果不刻意去看,大部分人都會忘記它的存在。

而陸雲他們這輛貨車現在開往的地方,是市郊線上唯一一個聯通市區與郊區的出入口,市郊點。

在市郊線與公路交錯的地方,有一個條約百米長,近十米高的通行隧道,穿過去就是市區,陸雲前天面試回來也是從這裡走的。

市郊點門口,幾名持槍的以太公司裝扮的衛兵看到是帶有公司標誌的貨車前來,便直接讓開了位置。

要是非公司成員出入,還必須在守衛那裡拿一張貼在手腕的通行證,並被嚴格限定可以滯留的時間,這一點郊區市區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