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教授繼續說道:“其實人的身體和忒休斯的船一樣。”

“人類每天都在潛移默化之中新陳代謝著自己體內的細胞。”

“根據相關的統計,平均每隔七年,人體的全部細胞就會置換一整遍。”

“按照這個邏輯來分析……你們覺得人還是原來的人嗎?”

眾人聞言紛紛陷入沉思。

人體的微觀的醫學是這一兩百年才開始建立的學科,在此之前,醫學還存在於宏觀意義,對微生物的瞭解幾乎等同於零。

正是因為起步很晚,有很多東西都處於未知的狀態。

老教授繼續說道:“人類之所以會衰老,會死亡,那是因為細胞新陳代謝的次數是有限制的,當新陳代謝的能力趨於衰竭,死亡就隨之降臨。”

“但假如細胞打破了新陳代謝的壁壘呢?”

“人類會不會實現永生?”

老教授提出了自己的終極猜想。

對於這個問題,沒人能回答。

因為,在細胞分裂和基因突變這些微觀的問題上,人類的認知還非常的淺薄。

但在場的所有人都算是聽懂了老教授的意思。

葉老的情況屬於是反常的現象,但這種反常是因為大家對細胞分裂的微觀科學並不瞭解所致。

也許將來,大家會發現其中的奧秘。

但在此時此刻,大家面對的大概屬於神學。

……

與醫生們格物致知不一樣,葉老的“返老還童”還在其他領域帶來了困擾。

比如說……政治生態領域。

醫學上討論的問題尚屬單純,政治生態領域的問題就很複雜了。

由於眾所周知的某些原因,虞夏國屬於是典型的老人治國。

老人議政代表著輩分,代表著權威,代表著不可逾越的牆。

真正能夠阻止這些老人的,是自然壽命的終結。

當一位老人死去,才有多出來的位置給後進之輩。

這就成為了一種獨特的“生態環境”。

現在問題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