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墾荒與貿易(第1/2頁)
章節報錯
宋子瑜拿著購買的梁薯一號種子返回龍山聚居地。
聚居地內招募工作還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之中,徐英男忙得不可開交。
宋子瑜也不能閒著,開始著手研究陳友平給自己的《種植手冊》。
想要教別人做事,自己得先懂才行!
好在《種植手冊》本來就是編寫給農民看的,道理和技術深入淺出,以宋子瑜的理解能力讀起來問題不大。
等到自己將《種植手冊》讀懂以後,宋子瑜便手把手開始給僱農們進行“入職培訓”。
簡單的培訓只持續了幾個小時就完成,近千個農夫浩浩蕩蕩開赴出城,開始在南部的荒地上開墾起來。
為了保持僱農的積極性,宋子瑜給這些僱工承諾,僱傭期間保證兩餐供應,另外還有工錢可以拿。
僱農們歡欣鼓舞,都覺得宋子瑜實在是太慷慨了。
這樣的待遇,龍山聚居地有史以來還沒有過呢!
開墾荒地的第一步,是犁地鬆土。
荒原上的泥土早就已經板結,硬得跟水泥地有得一拼,只有堅韌的苦草可以殺出地面覓得一線生機,別的植物全部都得歇菜。
想要成功種植梁薯一號,這第一步必須是鬆土。
剛開始乾的時候就遇到了麻煩,聚居地的鐵器不夠用,很多饑民都是用手在地上硬刨。
這樣的工作方式效率低不說,刨土的人要不了多久就雙手指甲翻蓋皮肉滲血了。
這樣要不得!
宋子瑜又急吼吼的買了數百把鐵鏟和鋤頭分發給僱農,讓僱農們有了鋤具。
看著僱農們東一戳西一群的各自為戰,宋子瑜氣不打一處來,這樣幹活得幹到猴年馬月啊。
不得已,宋子瑜將所有僱農集合在一起,然後進行分配。
最身強力壯的五百人被分為第一隊,拿著鐵器一直排開集體進行鬆土的工作。
另有五十名老弱跟在這五百人身後,專門負責投放種子。
又抽調三百人負責從聚居地的水井裡面取水,一步步運輸到土地上進行灌溉。
最後剩下的人則被要求對種子進行覆土。
除此之外,宋子瑜還把聚居地派給自己負責安全的人分散開,在荒原上警戒和監督,防止變異生物的同時,還要防止這些僱農把種子吃了……
分工完成,工作總算是有條不紊的開展了,但新問題馬上又來了。
伙食怎麼解決?
宋子瑜還不敢怠慢,又僱傭了五十個聚居地的老弱,讓他們專門負責做飯。
直到所有的事情完成,宋子瑜這才敢坐下來休息一下。
不是宋子瑜心急啊,只是因為這一千多人的人吃馬嚼,屬實是壓力太大!
縱然他們每天吃得比豬還差,但依舊要消耗大量的食物,這些食物分散到每個人身上並不多,可全部都集中在宋子瑜一個人身上就有些恐怖了。
雖然自己的倉庫裡面還有不少庫存,但也架不住這樣吃啊!
宋子瑜不心疼錢,只是搬運受到穿越條件的限制,無法帶更多的東西。
不過宋子瑜還穩得住,按照自己的計算,以目前在龍山的儲備,自己完全可以挺到開荒完成!
……
龍山山頂,馬森明遠遠眺望,仔細的觀察著墾荒團隊的進度。
在馬森明身邊站著的是兩個兒子馬志強和馬志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