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總,怎麼樣,這車你還滿意麼?全是按照你們的想法與要求打造的。」老王總忍著內心的不爽表面開心的給宋魯介紹著。

宋魯裡裡外外都看了一記,確實這車造型流暢,在2016年這個時候,光這個外形是一輛上百萬車的外形。

裡面科技感滿滿,中控兩塊超級大屏相連,安裝的是米特汽車作業系統,與手機操作沒啥兩樣。

生活、工作、娛樂都可以。

內飾分為紅黑、米黃、乳白等百萬級豪車才有的內飾,科技+頂級的內飾全是百萬豪車級的配置。

「王總,你們的技術我是相信的,無論是汽車生產還是電池技術,畢竟你們的E6跑計程車都跑了四五年了,電池技術沒有問題的。」宋魯很滿意的檢查著車子的各項效能。

什麼百秒加速4秒1,最大功率120千瓦,純電續航450公里,慢充8小時,快充半小時,自動輔助泊車等一系列眼花繚亂的優異資料,確實是當前全球新能源車裡頂級的了。

「那我先試駕一下?」宋魯笑道。

「宋總,儘管試駕。」

宋魯接下來在比亞迪的試駕場可勁的折騰了一番,模擬的各種路面都試了一下,這車不錯,比亞迪不愧為中國第一的新能源車企。

試駕完了,宋魯把車停好,過來與老王總握手。

「王總,車是造的好,我很滿意。可是你們的產能能不能跟上?」宋魯問道。

「那你們一個月要多少車?」王總問道。

「現在不知道,但是我估計一個月賣個兩三萬輛不成問題吧。」宋魯笑了笑。

「多少?兩三萬輛?」老王總一臉的不信,這車能賣三萬輛,他可是知道的,國產車在國人心裡不受待見,特別是這種造價高昂的電動車。

「怎麼?王總不信啊?」宋魯笑著問道。

「不是,這,這個很難。」老王總搖頭道。

「不,一點都不難。你知道我這車準備賣多少錢一輛麼?」宋魯問道。

「多少錢?你要知道,這車的成本可是三十萬出頭的。」老王總很清楚知道這車的造價多少。

畢竟車是他們廠造的,每項用料每個成本明明白白的在那裡。

這種成本三十萬出頭,加上4S店的利潤,以及運輸還有營銷等成本,不說賺錢,光是保本市場定價低於35萬才能保證不虧。

可是誰能造車只保證不虧而不賺錢呢?所以怎麼也得賣個3842萬一輛吧?但是國產車,還是新能源車,你賣40萬左右,誰買?普通消費者買不起,有錢人不會買。所以,這才是這個新能源車以及國產車尷尬的地方,造成了不是技術不行,而是收不回本只能造廉價車的原因。

現在宋魯說這車一個月他想賣個三萬輛,這不是瘋了嗎?牛皮不是這麼吹的吧?

宋魯看著老王總不解的神情,他笑了笑。

「對這車,我的定價是23萬起,三種車型,最高配的29萬8,然後還一個月包退貨,三個月包換等售後服務。」宋魯的話讓老王總愣住了。

老王總一臉懵的看著宋魯,像看***一樣的,如果不是宋魯這麼成功,他絕對會認為這是一個大***。

「宋總,如果照你所說,一輛車賣23萬,也就是一輛車你要虧12萬,要是如你所說一個月賣3萬輛,那一個月得虧36億。嘖,宋總,你這……真是大手筆。」

宋魯聽了哈哈大笑。

「王總,其實也不用一個月虧36億的,你想一下,現在的成本是三十萬出頭,但是如果我每個月能銷售3萬輛,成本還是三十萬出頭嗎?3萬輛車的銷售量成本能下降多少?我們團隊

算了一筆賬的。」

「如果每個月按3萬輛的產能給供應商下單,我們可以在三個月內把成本降到25萬,半年內把成本降到20萬,一年內把成本降到17萬。也就是說,我們只需要虧不到半年。總共虧損額度不會超過120億,但是我們可以利用這120億的虧損搶到一年最少1300億的國內市場,而國外市場另說。」

宋魯說完笑著看向正在思考的老王總,花120億搶1300億的市場,這虧的120億不僅一年可以回本,還可以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