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8章 男子稱氏,女子稱姓(第1/2頁)
章節報錯
“姑娘所言,大繆!”
羊盈的話音一落,就有一個年輕士子站出來反駁,道:“女子讀書,無用也!”
“女兒家就應該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唱婦隨也。”
“男人在外掙錢,女人在家照顧老人孩子,這本就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姑娘何必詭辯?”
一聽這話,羊盈淡淡的道:“足下的這番言論,恕我不能苟同。”
“同樣是人,何故男尊女卑?女人一樣能外出掙錢,男人一樣可以留在家裡照顧老人孩子。”
“我聽說在遠古之世,青壯年男子負責狩獵、捕魚和防禦野獸諸事,婦女負責採集、燒烤食物、縫製衣裳,養育老幼等繁重之事,老人和小孩從之。”
“而在那個時候,婦女發揮出的作用遠大於女子,故而佔據主導地位,首領一般由年長的婦女擔任……”
羊盈說的是在遠古時期的事情了。
也就是“母系社會”!
女人的生產量遠高於男人,史前男人開始只能尋找動物的死屍,經常空手而歸,後來有才學會狩獵,但常會極大的傷亡。
女人採集80%的食物,主要是動植物(包括爬蟲類、鳥類、昆蟲類等。
基本上是女人養活全族的時代,男人最大的職責是保護部落。
母系氏族以母系血緣維繫的,並且由母系關係傳遞,即由祖母傳給母親,由母親傳給女兒,由女兒傳給孫女,依此類推,永不間斷。
有女兒不算斷根,但是隻生兒子則是斷根,必須過繼女孩為繼承人……
古老的姓氏中,如姜、姚、媯、姞、安、晏、婁、嫪、妘等,多從女字旁,而姓本身是由女、生組成,可謂是姓氏從女,世系為母系血緣。
哪怕是時至今日,大吳還有一部分偏遠地區,屬於母系氏族的。
她們實行族外婚制,子女跟隨母親,因此是無父無夫的氏族。
“羊盈姑娘,時移世易,今非昔比了!”
那個士子反駁道:“你不得不承認,有一些方面,女子的確不如男子。”
“如耕、戰,耕戰所需者,莫過於氣力,而女子比起男子,氣力較小。至於學習天賦,那是因人而異,不過我認為在這方面女子還是不如男子。”
“好!”
“彩!”
士子們都紛紛叫好喝彩起來。
這辯論大會最後的結果是顯而易見的。
女子無才便是德。
其實,這個時代民風開化,並不是所謂的“男尊女卑”,男女之間地位大致上是相同的。
大吳家庭立法中,婦女在某些方面可以和丈夫擁有平齊地位,如婦女可殺死通姦丈夫,丈夫毆妻與妻毆夫同等處罰,等等。
反映在婦女再嫁的問題上,也就非常地寬容,有“夫死而妻自嫁,取者勿罪”的規定。
但,就算是這樣,士子們也認為不應該允許女子加入到大吳義務教育的序列中……
女子一旦有書可讀,取得了跟男子完全相同的地位,母雞司晨的話,日後豈能不亂了套?
她們蹬鼻子上臉,如之奈何?
女權主義的蓬勃發展,極有可能造成一些不必要的社會矛盾,這是慶忌不願意見到的事情。
最後士子、女子們投票,羊盈一方取得的票數只有一百三十六票,提案不透過。
見狀,羊盈也不禁黯然失色起來。
她知道自己的目的無法達到,卻還是去嘗試了。
這樣的羊盈,讓慶忌頗為欣賞。
“二三子,朕意,折中一下,女子在取得父母同意之後,也可入學,加入免費教育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