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鴻擲地有聲的道:「貴族子弟,本身就有父母長輩的言傳身教,耳濡目染,飽受文化薰陶,更有甚者,直接請士子來教他們從小讀書識字,有著良好的教育環境。」

「而平民子弟呢?」

「平民子弟其父親要麼是農民,要麼是工匠,出身低微,他們自幼並沒有文化薰陶,沒有任何讀書識字的機會。」

「直到十歲以後,他們才可能被送到學堂裡唸書,有了受教育的機會。」

「跟貴族子弟比起來,這些平民子弟,走了多少彎路?」

「……」

吳鴻的一席話,讓所有人都沉默了。

的確,其實貴族子弟與平民子弟之間一開始的差距,並不大。

同樣是一隻鼻子兩隻眼睛一雙手,怕什麼比你差?

如吳鴻所言,貴族出身的人,比起平民出身的人,從小時候就開始「兩極分化」了。

貴族子弟贏在了起跑線上!

當貴族家庭的小孩已經讀書識字的時候,平民家庭的小孩還在玩泥巴,或者是下地勞作,幹一些雜活。

人家三四歲就開始啟蒙教育了,你十歲的時候還大字不識一個。

怎麼比?

根本比不過!

先天條件比不了,那就只能是後天養成了。

但,只依靠他們自身的家庭條件,想要「後天養成」,勤能補拙,單純是憑藉自身毅力的話,還是難以趕上去的。

這其中有著方方面面的原因。

大概是受教育環境導致的。

富貴人家的孩子能心無旁騖的唸書,十指不沾陽春水。

而普通人家的孩子,在唸書之餘,還要承擔家庭的部分生計,為一日三餐奔波勞碌……

別人能花十個時辰唸書,而你只能擠出一個時辰唸書,這就是差距。

「陛下。」

鄧析長嘆一聲,向慶忌進言道:「寧王殿下所言,的確不無道理。」

「但,如若陛下要在全國實行全民免費教育,臣還是以為不妥。」

「倘若今後天下都是讀書人,後果將不堪設想!」

「請陛下三思!」

聞言,慶忌擺了擺手道:「鄧析,不要再說了。」

「朕決意,實行全民義務教育,免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