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列禦寇,參見始皇帝陛下,陛下萬年!”

此時的慶忌,還在滋德殿中,接見了風塵僕僕返回金陵的列禦寇。

列禦寇,也就是歷史上的列子。

他所著作的《列子》,對後事的哲學、文學、科技、宗教都有深遠的影響。

他終生致力於道德學問,曾師從尹喜、壺丘子、老商氏、支伯高子等。

列禦寇主張循名責實,無為而治。

毫無疑問,列禦寇是道家的代表人物,屬於老子的徒孫。

歷史上的列禦寇還被道教尊奉為“沖虛真人”。

幾乎被神化了!

傳說列禦寇修道煉成御風之術,能夠御風而行,常在春天乘風而遊八荒……

當然,這純屬是扯澹的事情。

慶忌還夢想著自己能夠長生不老,讓尹喜、南榮等人給自己煉製長生不老藥,只是多年來一直沒有取得成功。

慶忌也放棄了長生不死的想法。

原本列禦寇不求名利,清靜修道。

但還是被慶忌請出山了。

列禦寇被派到了南亞次大陸一帶遊學,傳播道家思想,傳播大吳天朝上國的文化,一連十年了無音訊,也不知道他的收穫如何。

如果不是再次見到列禦寇,慶忌都以為他已經死了,或是待在了南亞次大陸,終生不再返回大吳本土。

好在列禦寇並沒有忘了根。

“列禦寇,坐。”

“謝陛下!”

等列禦寇落座之後,慶忌這才和顏悅色的問道:“列禦寇,一別十年,你在南亞次大陸一向可好?”

“多謝陛下關心,臣當年奉命南下,周遊南亞次大陸諸國,先後到過摩揭陀國、跋闍國、迦屍國等十個國家,遊學多年,最後定居於摩揭陀國潛心創作,並招收了弟子三百餘人……”

“臣將自己的所見所聞,也就是在南亞次大陸諸國的地理、歷史、風土人情等,編撰成了一部《南亞次大陸圖錄》,請陛下過目。”

說著,列禦寇就拿出了三本厚厚的書籍,讓慶忌看一看。

這麼厚的書籍,就是讓慶忌看上一天一夜,也未必能看得完!

對於南亞次大陸那邊的情況,慶忌也是有所瞭解的。

畢竟,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

這個時候的在印度河、恆河平原兩岸和德干高原上,大概有“十六雄國”。

這些國家基本上是王國,各國之間為兼併土地和爭奪霸權經常發生戰爭。

在很多年前,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的建立者居魯士二世曾經打到興都庫什山脈和犍陀羅一帶,把那裡變為其帝國的一部分。

後來的大流士一世在平定波斯帝國境內暴動以後,又派兵遠征印度,直至印度河口。

大吳佔領了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的所有疆土之後,也把旁遮普和印度河以西地區佔領了,對東邊的南亞次大陸其餘諸國,也是在磨刀霍霍。

就等著慶忌的一聲令下,大軍就能挺進印度河,進抵其腹地恆河。

慶忌要是沒有記錯的話,這個時候的印度,屬於是“列國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