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文令》先在寧、遼、塞、南等東方二十藩王國試行。西方諸藩王國中,先在呂國試行。”

“陛下聖明!”

群臣山呼道。

寧、遼、塞、南等東方二十藩王國,封邦建國已經有十一二年的時間,推行吳化,有了一定的基礎,會比較順利一些。

而且,諸如後世的東三省、內蒙、越nan、mian甸等地區,生活在那裡的人,跟原始人差不多。

他們之前還過著茹毛飲血的生活,是大吳諸藩王們帶去了先進的文化,讓他們過上了“青銅器時代”的日子,勉強溫飽。

這些地區生活的野蠻人,可謂是一片空白,還沒有形成像樣的文明,從無到有的推行吳化,在這些藩王國是最順利的。

大吳北部的遼國、寧國,以及西部的塞國,推行《易文令》的難度可能更大一些。

不過慶忌猜測,也不會出現太大的亂子。

唯一讓慶忌感到不安的,還是在原來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疆域之上,設立的二十個藩王國。

在那裡生活的番邦異族,如呂底亞、埃及、敘利亞、花剌子模等等,他們早已經形成了自己的文明……

有鑑於此,西方二十個藩王國之中,慶忌只選取了一個呂國(呂底亞)試行《易文令》。

倘若引發的影響太過惡劣,到時候慶忌再想辦法扭轉危局,也是為時不晚的。

畢竟,他現在屬於是摸著石頭過河,一不小心可能栽到了河裡。

“陛下。”

這時,范蠡手持牙笏站了出來,向慶忌進言道:“臣以為,只是推行《易文令》,讓諸藩王國的番邦異族說吳語,寫吳字,可能還不夠,還不夠徹底。”

“陛下應該進一步對他們推行吳化,從衣冠上入手,跟我大吳相近,如此一來,想必諸藩王國吳化的效果更佳。”

《易服令》嗎?

范蠡果然是想把事情做絕。

&nan清韃子,也推行過易服令,跟剃髮令同步,統稱為“剃髮易服”。

韃子的險惡用心是母庸置疑的。

他們強迫漢人改變其髮式、衣著,強制性地改變漢人固有的風俗習慣和民族觀念……

現在,慶忌一樣可以這麼做,以此來摧殘番邦異族們的文化習慣,強迫他們穿上以交領、右衽、無扣等為主要特色的吳服。

“善。”

慶忌微微頷首道:“那就再起草一道《易服令》,強令諸藩王國之番邦異族,所有人都穿上我大吳之衣裳,男子束髮,不許再披頭散髮。”

“文種,還是由你來起草《易服令》。”

“諾!”

“鄧析、曾參。”

“臣在!”

“由你們負責督促國內的商賈、工坊,儘快趕製出衣裳,越多越好。實在不夠,可以從民間收購黎庶的舊衣裳,賣到諸藩王國去。務必要保證,人手一件。”

“諾!”

鄧析和曾參即刻答應下來。

西方人跟吳人的衣著打扮,還是截然不同的。

最典型的就是吳人以布冠、木冠束髮,而西方人卻多是披頭散髮,跟野蠻人一樣……

慶忌的這一次改革,註定是影響深遠的。

慶忌又沉聲道:“《易服令》頒佈一年之後,諸藩王國大吳衣冠齊備的情況下,若仍有還穿著舊衣裳,是過去的打扮,不穿吳服,披頭散髮的話,一經發現,罰錢一千,並tuo光衣裳遊街示眾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