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趙無恤竟敢派人行刺大王,罪大惡極!”御史中丞伯噽手持牙笏,一臉憤慨的神色站了出來,朝著慶忌躬身行禮道:“臣以為,應該即刻發兵,踏平代國,擒殺趙無恤,以洩心頭之恨!”

“對!發兵滅代!擒殺趙無恤!”

“大王,臣願領兵出征,不滅代國,誓不回都!”

“臣願領兵滅代!”群臣盡皆義憤填膺,發誓要滅了代國,殺死趙無恤,替慶忌報仇。

人心可用!在苟延殘喘的代國、燕國、中山國三國當中,代國的趙無恤,跟吳國有著血海深仇,一定不會歸降,寧死不屈。

中山國跟吳國也有著新仇舊恨,再加上中山國的前身是鮮虞戎,民風剽悍,戰鬥意志極強,是不會輕易屈服的。

所以,北方三國當中,唯一有可能對吳國以禮來降的就一個燕國,還存在一定的變數。

北方三國不同於齊、魯、宋三國,北方三國的精銳之師還在,並沒有被吳國打殘。

故而這是一塊難啃的硬骨頭,吳國輕易不能滅掉。

“好!”慶忌也等不及,要見到大吳一統天下的那一日,於是大手一揮道:“我大吳滅代,包舉宇內,指日可待!”

“孫武!”

“臣在!”

“寡人給你步騎十五萬人,半年之內,務必給寡人踏平代國,擒殺趙無恤!”

“諾!”國尉孫武立即領命。

“田穰苴!”

“臣在!”

“寡人給你步騎十五萬人,出兵滅中山國。務必馬到成功,勿讓寡人失望!”

“諾!”左司馬田穰苴當即答應下來。慶忌又環視一週,道:“二三子,最多不出一年,寡人與爾等,就能看見我大吳一統華夏九州了!”

“歷史會銘記這一刻,我等將永垂不朽!”

“大王萬年!大吳萬年!”群臣都紛紛下跪,異口同聲的山呼道。不過,大司馬伍子胥提出了異議。

“大王,臣願領兵出征,為大王滅燕!”

“……”慶忌笑了笑,道:“伍員,滅燕之事,不可操之過急。等代國、中山國一覆滅,燕人豈能不以禮來降?”

“大王,那臣願隨同武安君或者武陽君出戰!”伍子胥還是不服氣,慶忌沒有給自己分配任務。

畢竟,他跟孫武是一個等級的,在官職上還要高於田穰苴一些。按理說,慶忌發動滅國之戰,應該要優先考慮伍子胥……然而,慶忌只是搖搖頭,道:“伍員,塞外苦寒,你年紀大了,不宜去那苦寒之地。”

“大王是瞧不起臣嗎?”伍子胥的脾氣非常剛,居然敢在朝堂之上,跟慶忌說出這種話。

這牛脾氣,不愧是

“烈丈夫”伍子胥。難道伍子胥看不出來,慶忌是在體恤他嗎?要知道,這個時候的伍子胥,已經是七十餘歲的高齡了,儘管身子骨還算硬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