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9章 太宰計然歸養(第1/2頁)
章節報錯
「請大王即帝位,改朝換代,位臨天子之位!」
朝堂之上,絕大多數的大臣都跪了下來,一副阿諛奉承的模樣,請慶忌君臨天下。
然而,像是孫武、范蠡、伍子胥、田穰苴、孔丘等老臣,卻還是有些遲疑的。
這倒不是他們心存周室,認為周德雖衰,吳國還不能竊居神器。
即便是像孔丘這樣,早年一直鼓吹恢復周禮的聖賢,這個時候也認為周天子就是一個擺設,周王室合該滅亡了。
他們究竟有什麼遲疑的地方?
慶忌心知肚明。
「大王,臣以為不妥。」
太宰計然硬著頭皮出列道:「帝者,天之一名,所以名帝。過去,帝與王都是天下至尊之名號。」
「周天子冊封諸侯,有公、侯、伯、子四等爵位,今周室衰落,不復存在,所以列國盡皆稱王。」
「大王若稱帝,則天下不臣之國,勢必紛紛效彷,一一稱帝。」
「若是如此,「帝」之名號就並非尊貴,也不是至高無上。」
「請大王明鑑!」
計然說的沒錯。
慶忌要是稱帝,列國都會跟著稱帝。
這樣一來,「帝」之名號就會爛大街,被白白糟蹋了。
設使天下無孤,不知將有幾人稱帝,幾人稱王?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後,慶忌這才暫時打消了稱帝的念頭。
「稱帝之事,日後再議。」
慶忌擺了擺手道:「此生,寡人若不能掃滅列國,一統華夏,就當不得「帝」之名號!」
「大王聖明!」
群臣山呼道。
……
下了大朝會之後,慶忌又回到了滋德殿,處理日常政務。
就跟以往一般,太子恆把自己處理過的國家大事,以奏章的形式交給慶忌閱覽,看看有無遺漏。
「父王,兒臣聽聞趙無恤已經率領殘部前往代地,復立了趙國之社稷。」
太子恆皺著眉頭道:「趁著趙無恤勢力尚弱,兒臣以為,應立即派兵滅了趙無恤,把代地劃入到我大吳治下。」
對於趙無恤的事情,慶忌已經有所耳聞。
之前,在吳軍兵不血刃的奪下晉陽城,趙鞅自盡的時候,趙無恤就帶著幾千人的趙國大臣以及士卒逃亡中山國。
當時,由於慶忌要應對聲勢浩大的五國聯軍,所以並沒有第一時間剿滅趙無恤,也不想樹敵於中山國。
現在一個不慎,沒想到還是讓趙無恤逃回了代地,還復立了趙國的江山社稷。
慶忌澹澹的笑道:「趙國?那是代國。趙無恤無法對我大吳構成威脅,先隨他去吧。」
「諾。」
慶忌並不會承認趙無恤所立的代國,是趙國的。
一字之差,卻是天壤之別。
好比三國時期劉備建立的蜀漢,自己稱「大漢」,世人以及後人都稱之為「蜀國」。
這不過是趙無恤往自己臉上貼金而已。
代國位於代地,過去是戎狄居住的地方,不會被中原列國所承認。
就跟之前中原列國排斥中山國、秦國一般,趙無恤所立的代國,也會遭到列國的排斥,不承認代國是華夏國家。
華夷之別,還是深入人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