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忌年長一些的諸公子,基本上已經在各個領域嶄露頭角。

不是出任地方的郡守、郡丞、郡尉、縣令等官職,就是在軍中身居要職,或者是在朝中處理內政。

這能極大的培養諸公子的才幹,使他們文武兼備,為吳國效力,成為真正的棟樑之材,肱股之臣!

不過,這只是現階段看來。

因為慶忌的偏愛,公子繁、公子章、公子熙這些人,能力出眾,手握重兵,權柄極大,已經無異於一方封疆大吏。

他們不止是一個郡守,還被慶忌賜予了兵權。

慶忌甚至連徵兵權、徵稅權,以及鍛造武器盔甲的權力,都一併給了公子繁。

公子繁要造反的話,輕而易舉。

在慶忌的有生之年,公子繁不會起兵造反。

但是,一旦慶忌駕崩,太子恆繼位的話,公子繁等人未必服氣……

值得一提的是,慶忌之所以賜予諸公子特權,讓他們成為一個郡的軍政一把手,只是想盡快的融合當地的新吳人,隨時鎮壓可能發生的叛亂,減免不必要的麻煩。

現在,吳國承平日久,多年來各地基本上已經沒有大的叛亂事件發生,實在是沒有必要給予諸公子那麼大的權力。

慶忌還是要想著給自己的嫡長子,吳國的儲君鋪路。

如若不然,吳國未來極有可能會陷入一場內戰,甚至會導致國家傾頹,社稷傾覆……

寡人死後,哪管他洪水滔天?

慶忌可不是那麼不負責任的人。

“顏回,以你之見,寡人應收回吳繁在西域都護府之特權?”

慶忌眯起了眼睛。

“正是。”

顏回直言不諱的進言道:“大王最好是換一個大都護,調走或裁撤西域駐軍。按照我吳國的慣例,地方的郡守,基本上隔五年換一次,偏遠地方可能較為特殊。”

“公子繁任西域都護府大都護,迄今為止,已有七年之久,可以輪換。”

聞言,慶忌想了一下,便道:“西域都護府,的確不需要那麼多的駐軍。”

“然,吳繁的權柄甚重,的確不利於中yang集權。”

“自即日起,收回吳繁徵兵、徵稅、鍛造武器盔甲之權。”

“西域都護府大都護,其職責還是統轄西域諸國,管理屯田,頒行朝廷號令,諸國有亂,需發兵征討。”

“大王聖明!”

群臣盡皆山呼道。

公子繁一樣可以是西域都護府的軍政一把手。

不過,他的特權已經不存在了。

“另外,令吳繁、吳熙、吳章等地方郡守、大都護,回國都述職。吳恆調到咸陽,入主東宮,熟理國事。”

在慶忌遷都咸陽之後,作為儲君的吳恆,就一直待在金陵,負責坐鎮吳國的東都。

只是,現在吳國內部已經趨於穩定,不需要太子恆遠離吳國的中樞了。

不然,一旦慶忌突然薨逝,太子恆想趕來咸陽奔喪繼位的話,會有很多麻煩。

因為慶忌諸子,盡皆在西邊出任封疆大吏,他們跟太子恆並不對付。

慶忌並沒有換儲君的意思,要不然太子恆早就被廢黜了。

“范蠡、曾點。”

“臣在!”

“寡人慾出巡,周遊大吳境內。出巡所需事宜,由你二人負責安排,務必精簡一些,使地方不必為寡人之出巡,勞民傷財。”

“諾!”

范蠡與曾點立即答應下來。慶忌已經多年沒有出巡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