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8章 盡取河西之地(第1/3頁)
章節報錯
三晉聯軍若只是要教訓一下鄭國,何須動輒二十五萬的軍隊?
對於伍子胥的這種說法,慶忌微微頷首,表示贊同。
早在幾年前,姬勝任用陽子居變法的時候,慶忌就已經預料到,鄭國終有一日會內亂,甚至成為鄭國覆滅的一大誘因。
只是,慶忌沒想到這一天來得那麼快!
“伍子胥,你要救鄭,需要多少人馬?”
慶忌問了一句。
“至少八萬!”
“寡人給你十萬大軍!”
“多謝大王!”
伍子胥鄭重其事的拜謝。
……
下了大朝會後,慶忌在滋德殿,單獨召見了伍子胥。
“子胥,這一仗,你準備怎麼打?”
對於前線的戰事,坐鎮國都的慶忌不會隨意插手,但是心裡一定要有數。
“大王,臣從霸上大營起步騎十萬人,出崤函,借道於周王畿之地,將馳援新鄭,聯合鄭軍一定擊退三晉聯軍的進犯。”
聽到這話,慶忌不由得搖搖頭。
“大王,可是臣的戰略有何不妥?”
伍子胥有些揪心。
他的這一戰略,中規中矩的,教人難以挑出毛病。
但,慶忌這一次又豈止是救鄭那麼簡單?
“子胥,寡人不瞞你說。”
慶忌意味深長的說道:“此番救鄭,只是次要目的。”
“自陽子居變法後,鄭國益強,正好可趁著這一次機會,削弱鄭國。”
“若我吳國救鄭,佔不到半點便宜,如何使得?”
慶忌是一個唯物主義者,講究的是實際利益,而非虛無縹緲的名聲。
打名義之戰的春秋時代,早已經遠去。
現在這個大爭之世,儼然就是“戰國時代”了。
若不能為國謀利,慶忌何不能坐視鄭國被三晉滅掉?
“大王,若要謀利,大王可遣使向鄭伯訂立國書,使鄭國割讓幾座城邑。相信鄭伯一定不會也不敢拒絕。”
“不。”
慶忌笑吟吟的道:“子胥,寡人又豈能幹落井下石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