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臣有一策,或可為大王排憂解難。”

就在這時,沉默了許久的左丞相文種站了起身,朝著慶忌作揖道。

文種,不僅有治國安邦之才,出謀劃策更是一把好手。

對於文種,慶忌是頗為看重的。

常言道食君之祿,擔君之憂。

而今慶忌碰上了這種棘手的問題,文種又怎能不為自己的國君想方設法的解決掉?

“請講。”

“大王,臣以為,吞蜀滅秦之戰,定當如秋風掃落葉一般,不給秦人和諸侯任何斡旋反應之機會!”

文種沉聲道:“吳國滅蜀,秦人必救之。如何不給秦人救蜀之機,放鬆戒備,甚至是贊成吳國滅蜀,或主動揮師伐吳?”

“……”

這可能嗎?

包括慶忌在內,計然、孫武、公子鴻等人都有些不解。

唯獨跟文種是至交好友的范蠡,隱約之間猜到了文種的謀劃,故而嘴角噙起了一抹盎然的笑意。

“左丞相,汝怕不是在說笑。”

伯噽搖搖頭道:“秦蜀兩國相鄰,吳國得蜀地後,可以此為跳板,威脅到秦都雍,秦人何不有唇亡齒寒之感,焉能看著我吳國滅蜀?”

“至於說秦人主動揮師伐吳,絕無可能。秦軍若敢進犯吳地,多半有來無回,秦國君臣焉能犯蠢?”

聞言,文種意味深長的笑道:“御史中丞此言差矣,我相信,事在人為。”

頓了一下,文種又向慶忌進言道:“大王,臣以為當遣使遊說秦伯,使秦人出兵,與我吳國一起滅蜀。”

“事成之後,吳割讓六百里之漢中郡予秦,如此一來,秦伯必定答應。”

“荒唐!”

文種的話音一落,伯噽就忍不住衝著他怒目而視,斥責道:“文種,你慫恿大王割地予秦,究竟是何居心?”

“漢中郡之地雖不及蜀地肥沃,卻有武關重鎮,屬於戰略要地,吳秦咽喉!”

“秦人若得漢中郡,則勢必居高臨下,威脅到我吳國的南郡、南陽郡、三川郡,甚至是可能趁機割裂吳國本土與巴蜀之地的連線,隨時侵佔巴蜀!”

“為一個蜀地而割讓漢中郡,且不說值不值得,恐怕遺患無窮矣!”

伯噽說的可不是一句虛言。

漢中郡,其實就是商於之地,戰略價值極高。

由於吳國本土偏居於東南一隅之地的緣故,漢中郡的武關,駐軍不少,是為了防止秦人南下,染指南陽郡、南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