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2章 延陵季子,當世聖人(第1/3頁)
章節報錯
吳國,延陵縣。
此時的慶忌,穿著一襲常服,以遠遊冠束髮,在范蠡、伯噽、公子鴻等人的陪同下,微服私訪,來到了延陵巡視。
延陵曾經是季札的封地,吳國故土,生活在這裡的大多數都是吳人。
常言道“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隨著吳國的國力越發強大,老吳人的生活也是得到極大的改善,可謂是民殷富饒。
吳國能有今時今日,跟老吳人對慶忌的鼎力支援有莫大的關係,慶忌又怎能不投桃報李?
】
值得一提的是,季札固然被慶忌賜食邑於州來,但是在他“歸養”(退休)之後,仍定居於延陵,過著閒雲野鶴的生活。
偶爾,季札還會應邀前往金陵,在稷下學宮講學。
儘管季札一向是澹泊名利,從未想過開宗立派,招收弟子,但是認他為恩師的人,著實是不少。
“諸位,季子真君子也,有上古賢人之風。過去我有些疑惑,而今卻深以為然,由衷的敬佩季子!”
酒肆當中,一名士子滿臉欽佩的神色道。
“哦?為何?”
圍坐在一邊的山野村夫們,都有些不解。
在延陵這一畝三分地上,若是有人敢對季札不敬,估計少不得一頓暴打,或是根本混不下去。
因為季札的名望極高,天下人皆尊敬,佩服他高尚的品格,尤其是在延陵,季札的名望可謂是無人可及的。
只見那士子抿了一口酒水,唏噓不已的道:“去年秋天,季子的一個家丁偷吃了我名下一戶莊園的棗子。季子發現後,責罵其一通,隨即拿出一吊錢來,掛在樹上,算作賠償。”
“此事恰被我一個園丁所見,便拿了錢急忙追上去。曰:‘季子為我等黎庶四處奔波,嘔心瀝血,下人吃幾顆棗何必如此較真?’對否?”
“對!”
四周計程車子、農人、商賈盡皆點了點頭,贊同道:“季子於社稷有大功,於我吳國黎庶有大恩大德,何必為幾顆棗子打擾季子?”
“正是,正是。”
那士子笑著道:“爾等猜季子如何回答?季子回身答禮曰:‘未經許可,擅摘果實實屬不可,以錢賠償,歉意!歉意!’這若不是季子高風亮節,有君子之風,何人可為之?”
“彩!”
所有人都深以為然。
從這“棗樹掛錢”的故事中,便可見季札的人品如何。
何山嶽之沉沉兮,悲聚散之倏忽!
痛故人之長逝兮,懷昔日之舊約!
生不得見吾歸兮,埋遺骨以守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