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武,依你看,寡人應將與波斯大軍決戰之地,定於何處為最佳?”

跟波斯人的這一戰,非同小可。

所以慶忌不會擅專,要聽取“兵聖”孫武的意見。

聞言,孫武沉聲道:“烏壘!”

烏壘嗎?

而今的烏壘,已經被慶忌定為西域都護府的治所所在之地。

烏壘域位置適中,當北路要道所經,由此去龜茲、姑墨、疏勒,逾蔥嶺可到大宛、康居等地。

往南有道通樓蘭、且末、于闐、莎車,越蔥嶺便是大月氏、大夏、安息諸國,即所謂“南道”。

往北經焉耆、車師可去山後六國和烏孫。

波斯大軍要東征,必經之路就是烏壘。

“大王,烏壘現在乃是兵家必爭之地。臣奉大王之命,勘察過西域十數國的地形,烏壘到疏勒一帶,既有開闊的地勢,也有險要的懸崖!”

孫武正色道:“尤其是疏勒城。疏勒城在天山北麓,傍臨深澗,地勢險要,扼守天山南北通道。”

“再者說,此地離金蒲城較近,地勢險要,扼守車師古道咽喉,便於援兵接應。”

“大王若要一戰擊敗波斯大軍,可暗陳精兵於金蒲城,誘使波斯人順著疏勒城長驅直入,到烏壘決戰。”

“波斯人若進入烏壘,大王當以精兵搶佔疏勒城,同時潛藏兵馬於車師古道,層層伏擊,必可致大勝!”

“善!”

慶忌微微頷首,表示贊同。

孫武不愧是孫武,不出手則已,一出手便是要讓波斯人全軍覆沒。

倘若波斯人真的敢長驅直入,在烏壘跟華夏聯軍決一死戰的話,他們註定是有來無回的。

“報——”

就在這時,一名宿衛進入正殿當中,朝著慶忌單膝跪地,稟告道:“大王!斥侯來報,波斯大軍的前軍,已經離開烏孫國境內,一路南下,已經進抵車師國邊境!”

“來的真快。”

慶忌澹澹的一笑,然後道:“傳寡人之命,即刻傳召諸將,升帳議事!”

“諾!”

不多時,包括隨軍的列國卿大夫在內,伍明、公子鴻、孫武、孟賁、勾踐等吳國將領,都濟濟一堂,站在了慶忌的下面。

慶忌環視一週,看著臺階之下的眾將,鄭重其事的道:“二三子,波斯人已經出戰。寡人之意,定於烏壘,與敵進行最後決戰!”

“黑夫!”

“臣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