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兒子們的能力,慶忌心裡是頗為了解的。

公子繁繼承了慶忌的勇猛,能征慣戰,可以成為獨當一面的大將,心計上卻有所不足,為人處世不夠圓滑。

公子熙則是允文允武,善於使詐,做事靈活機變而通權謀,有治國之才。

若是要在公子繁、公子熙二人當中,選擇一個坐鎮巴地,慶忌自然是更傾向於公子熙。

“報——”

就在這時,一名宿衛進入中軍大帳之內,朝著慶忌單膝跪地道:“大王,秦國使者子虎求見!”

“子虎?宣。”

“諾!”

慶忌與子虎,可謂是老相識了。

子虎作為秦國的上大夫,常年為秦伯出使吳國,或者是領兵出征。

而子虎的每一次出使,基本上都有要務在身。

這一次,同樣也不例外。

不多時,慶忌便見到了兩鬢斑白,滿臉車轍一般的皺紋,飽經風霜的子虎。

此時的子虎,年近五旬,看起來卻跟垂暮之年的老者一樣,身子佝僂,仍舊精壯,只是精氣神不比從前了。

生活在秦地的子虎,雖身居高位,卻也並非是養尊處優之人。

“秦國上大夫子虎,參見吳侯!”

子虎不卑不亢的朝著慶忌行了一禮。

“子虎,不必多禮。來人賜座!”

“謝吳侯。”

當子虎坐下後,慶忌這才饒有興致的問道:“子虎,你從秦國遠道而來,面見寡人,不知有何貴幹?”

“吳侯,不瞞你說,敝臣此番是奉吾國君之命,前來遊說吳侯你停止攻蜀。”

一聽這話,慶忌只是淡淡的一笑,道:“秦伯何故插手吳蜀之戰?”

“寡人此番伐蜀,是為尊王攘夷,寡人為方伯,奉天子號令,討伐擅殺我吳國使者,不尊周室的蜀人,有何不可?”

“吳國伐蜀名正言順,汝秦國,有何理由插手吳蜀之戰?”

“這……”

子虎一時間欲言又止。

秦國之所以要干涉吳蜀之戰,原因是不言而喻。

雖說,秦國與蜀國為鄰居,曾相互攻伐,蜀軍還一度打到秦都雍城,這可謂是莫大的恥辱了。

按理說,吳國伐蜀滅蜀,秦人應該拍手稱快。

但,秦國不乏有識之士,又怎能不知道唇亡齒寒的道理?

一旦蜀國淪陷,巴蜀之地盡為吳國所得的話,則秦國同樣是將直接面臨吳國兵鋒的威脅……

這對於秦國而言是極為不利的。

因此,在得知吳軍進擊巴蜀之地的訊息後,秦伯嬴寧就派了子虎馬不停蹄的前來蜀地,勸阻慶忌進一步伐蜀,甚至是滅蜀。

子虎想了一下,隨後道:“吳侯,蜀君杜胡擅殺吳國使者,他的確有罪。然,敝臣聽說吳侯已經俘虜了杜胡,正好當對其嚴懲不貸!”

“至於蜀人不尊周室,由來已久。”

“蜀人雖屬於諸夏的一支,位列諸侯,卻不同於列國,蜀國與‘三恪’一般,與周王室以客禮居之。”

“吳侯以此為名義,討伐蜀國,怕是不妥。是故吳軍此番伐蜀,屢屢受挫。”

“還請吳侯明察!”

“大膽!”

公子繁忍不住呵斥了一聲,衝著子虎怒目而視道:“子虎,你敢教我父王做事?”